078纳贤与开垦 (第2/3页)
别看沈庆之此时三十二了,而刘义真只有十二岁,但论及寿数,刘义真还真不一定能够活过他。
沈庆之死的时候八十岁,还是让小皇帝刘子业派人用被子捂死的,若非如此,指不定还能多活几年。
至于刘义真,历史上活过六十岁的皇帝少之又少,二百八十八人中,仅有三十人而已。
他也不敢肯定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搞不好,未来刘义真还能把沈庆之留给儿子。
当然,刘义真并没有立刻表露出自己对沈庆之的另眼相待。
太轻松得来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
刘义真又怎会轻易让沈庆之收获重用,以及自己的信任。
除非是像诸葛亮、王猛这样的人物,否则,想要被刘义真视为心腹,先立点功劳再说吧。
......
胡夏势力离开安定以后,空出了许多宅院,应李德彰、沈庆之的要求,他们被安置在了一处空置的院落。
刘义真赏的五十匹布,李德彰执意分了一半给沈庆之,笑着问道:“吾主如何?”
沈庆之回忆了传闻中的刘义真,以及今天亲眼见到的刘义真,由衷道:“我曾听闻,王买德留有遗言,太尉若以府主为世子,则天下可定,如今看来,此言非虚。”
李德彰听沈庆之谈起王买德的遗言,嘿嘿一笑,当初还是他吩咐军士在彭城散播的。
想必也早就传进了刘裕的耳朵里。
现在刘义真平定关中,就是这则遗言最好的佐证。
李德彰得意道:“当日我曾面见太尉,知晓太尉已有更易世子之心,如今府主又立大功,足以堵住悠悠众口。”
沈庆之深以为然:“太尉若是拘泥于长幼之别,无视贤愚之分,天下人又岂能信服。”
屁股决定脑袋,刘义真能够当上世子,对于他们这些僚佐而言,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
沈庆之如今雄心万丈,就想在刘义真的幕府出人头地。
行参军又如何,尽管刘义真的军府已经有了王镇恶、沈田子、傅弘之等大将,但沈庆之深信以自己的能力,总有一天能够引起刘义真的重视。
与此同时,刘义真在二人离开后,自己也走出了府邸,他得去城外巡视开垦的情况。
种地是一件辛苦事,虽有数万大军集结在安定郡,但他们的任务是要养精蓄锐,一旦朔方有事,只需赫连璝送来了牛羊,便可驱赶牲畜北上支援。
刘义真不可能让晋军把力气耗在了种田上面。
好在,此番北上,他征发了五万余民夫,也不能白养着这些人,于是安排他们开垦荒田,抢种谷粮,等到秋天,能收多少是多少。
这件事由杜骥主持,刘义真此前就已经把民夫全都交给了他,有意在培养杜骥。
通常来说,参与宗族事务的士族子弟,其实都具备一定程度的管理才能,但能够一次性管理五万余民夫,组织他们开垦,也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刘义真很欣赏杜骥勇于任事的性子,也愿意给他这样的机会。
反正直到目前为止,杜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让刘义真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