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126贪婪

126贪婪

    126贪婪 (第2/3页)

墉城。

    朱龄石知道了刘义真已经进驻潼关的消息。

    司马顺明、司马道恭二人麾下军士不足万人,因此围城的兵力并不多。

    信使是趁黑摸近城池,在验明身份后,坐着吊篮上的城墙。

    朱龄石对毛修之道:“我据守孤城,静待援军,本以为宋王只会派遣一名大将,没想到竟是世子亲至,如此恩德,虽死难报。”

    他其实挺看不上毛修之的,朱龄石、朱超石的父亲朱绰原是桓温、桓冲的旧部,桓冲对朱绰有救命之恩,桓冲去世后,朱绰悲伤过度,呕血而死,桓冲几个儿子与朱龄石、朱超石情同兄弟。

    后来朱龄石、朱超石追随桓冲之子桓修出镇京口,与刘裕相交,直至刘裕在京口建义,袭杀桓修,但爱惜兄弟二人的才干,且与他们交情深厚,所以招揽朱家兄弟。

    朱龄石、朱超石愿降刘裕,但恳求将他们留在军队后方,不要让他们与桓氏交兵,刘裕答应了二人的请求。

    而毛修之曾是桓玄的心腹,在桓玄穷途末路之际,卖主求荣,将桓玄诱杀,以此得了富贵。

    以朱龄石的性子,又怎么看得上毛修之的作为。

    只不过在刘裕攻克洛阳以后,就留毛修之修治城垒,如今朱龄石为司州刺史,毛修之为司马,二人不得不在一个屋檐下共事罢了。

    尽管知道刘义真此行不只是为了解金墉之围,但并不妨碍朱龄石为此感激不已。

    然而,毛修之却愁眉不展,他当然是担心刘义真东出,会将魏军的主力引过来。

    待毛修之道出自己的看法,朱龄石不以为意:“毛司马尚且能够想到的问题,世子又怎会毫无防备。”

    说罢,朱龄石拿出了刘义真的密信,递给毛修之,解释道:“世子已有安排,倘若魏人大举南下,他自会亲率精骑奔袭河洛,接应我等撤离金墉城。”

    毛修之闻言,总算放下了心。

    他这人素有大志,人生准则就是留着有用之身,以待将来。

    所以桓玄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