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妇孺南迁 (第2/3页)
在胡夏部落之间的威信。
毕竟魏军若是人多势众,据城而守尚能理解,但是拓跋嗣不过带了三万兵马,赫连璝甚至不敢一战,又让国人如何看待他。
原时空中,拓跋焘进攻统万城,甚至只带了二万轻骑,也是基于此理。
拓跋嗣摆明了看不起赫连璝,就如同拓跋焘瞧不上赫连昌一般。
窦明听说赫连璝有出城交战的意思,为之大惊失色,事实上,这也是统万城如今人心惶惶的原因之一。
夏人称赞赫连璝至孝,但在军事上,确实对他缺乏信心。
“天王,此事万万不可。”窦明连忙劝阻,他提议:“天王若是担心遭受损失,可将妇孺、牲畜迁往高平川,倘若魏军追击南下,安定郡亦能收容她们。”
说罢,窦明正色道:“外臣来时,世子有言在先,待魏军退兵,天王便可召回妇孺、牲畜,倘若趁机侵占,天人共厌。”
“原来这才是窦郎的来意。”赫连璝笑道。
在泾水之战后,赫连璝与刘义真一并北上,一路上,刘义真有的是机会吞并胡夏军队,但他还是将赫连璝送出了安定,并未加害。
赫连璝与刘义真只是表面兄弟,但赫连璝比任何人都清楚刘义真的性情,因此并没有怀疑刘义真的用意。
事实上,刘义真也是不希望赫连璝在据守城池时,放任拓跋嗣在城外大肆劫掠。
“此事,寡人自会召集重臣商议。”赫连璝其实已经动心。
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迁徙并非难事,在与中原王朝的战争中,自古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带着部落远遁漠北。
若非赫连勃勃在朔方修筑了统万城,而且城池足够坚固,赫连璝自己都想跑去岭北避难。
拓跋嗣拿不下统万城,就难以在朔方立足,迟早要回去。
所以赫连璝必须守住统万城。
窦明见他没有一口回绝,暂时放下了心。
待窦明前往驿馆等候消息时,赫连璝果真唤来了国相叱干罗引。
他将窦明的提议告知叱干罗引后,问道:“相父以为,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