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174诚意

174诚意

    174诚意 (第2/3页)

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眼下北魏虽然定都于平城,但邺城仍然是北魏治下最大、最繁华的城池,可以说,谁控制了邺城,谁就能够掌控河北。

    对于晋军入侵河内郡一事,拓跋嗣当然不敢掉以轻心。

    尽管刘义真已经回到了关中,但还有一位刘裕,他的威胁更甚于刘义真,而且刘裕此人非常善于抓机会,拓跋嗣担心他得知杜骥攻克河内郡,会趁机出兵北伐。

    当拓跋嗣提及刘裕出兵的可能时,安同笑道:“刘裕篡逆之心,人尽皆知,况且,其人已年迈,又怎会在刘义真领军在外时,兴兵北伐,若有变故,则山河易色,悔之晚矣。”

    拓跋嗣闻言,稍稍安心。

    不错,刘裕太老了,真的要在北伐的时候出点什么意外,而刘义真又远在关中,南方出现权力真空,必然出现动乱,这种情况下,刘裕不可能离开北上。

    安颉同样出言宽慰道:“陛下,柔然已经退兵,没有了他们的桎梏,留守的六部大人随时可以抽调代北精锐南下,况且河北兵精粮足,而杜骥孤军北上,难有作为,臣以为,刘义真此举只是劫掠,而不敢妄据河内,觊觎河北。”

    刘义真没有趁机攻取邺城,而是选择回师关中,原因倒也简单:东晋没有做好北伐的准备。

    就像北方政权想要南征,必须练就一支强大的水军,南方政权想要北伐,也同样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

    东晋的骑兵主力如今就在刘义真的手上,但相较于北魏的骑兵,确实不够看。

    就算现在让刘义真攻取了邺城,他也不可能经营邺城,徐徐进图河北,毕竟魏军骑兵来去如风,时时袭扰之下,根本就做不到恢复生产,如果再被魏军断了后勤补给,今日之邺城,就如西晋末年之洛阳,城池虽大,人口虽多,却是死地。

    所以刘义真宁愿放弃进攻河北的机会,也要回到关中争夺人口、牲畜,为将来打造骑兵做准备。

    听了安颉的分析,拓跋嗣彻底放下心来:“国内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