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内讧 (第1/3页)
赫连韦伐身负重任,他获得了王康的信任,或者说,其实是刘义真的信任,如今带着几名亲信前去寻找驻扎在大关山西麓的八千胡夏守军。
他离开高平时,除了奉命前往安定请求援军,同时有一道赫连定的旨意,让赫连韦伐全权督管大关山的守军、人畜。
这件事原本就是赫连韦伐向赫连定献策,没有人知道是否他有意为之:控制这批守军、妇孺、牲畜,然后在刘义真与拓跋嗣之间卖个好价钱。
但如今他已经明确倒向了刘义真。
这不仅是刘义真后来为他开出了足够让人心动的条件:归义侯,与叱干罗引共同管理归附的胡夏部落。
同时,魏军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
尽管北魏在与胡夏的战争中表现得勇猛异常,但这几年与东晋交兵,始终处于下风,晋军的表现也让刘裕、刘义真父子的未来寄予厚望,认为他们有能力混一宇内。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刘义真的一句话至今仍在赫连韦伐的脑海里回荡:‘我已生擒奚斤等人,拓跋嗣必定遣使想要赎回他们,你若背我,我当转告拓跋嗣,韦伐朝至,奚斤夕返,你且说,拓跋嗣是否会照办。’
赫连韦伐不知道拓跋嗣会作何选择,但他不敢赌。
毕竟奚斤是北魏的天部大人,长孙道生是长孙嵩的侄儿,于粟磾也是拓跋嗣的爱将,自己一介降人,或许一开始还有一点用处,但等拓跋嗣控制住了局面,完全可以毫不犹豫地将他抛弃。
综上三点,赫连韦伐只能一门心思为刘义真办事,根本不敢首鼠两端。
大关山呈南北走向,全长二百六十里,因此,大关山西麓是个很宽泛的概念。
但对于赫连韦伐来说,找到他们并非难事。
“是北平公,北平公来了。”巡山的夏军发现他,连忙将赫连韦伐送到了营地。
统率这支夏军的将领名叫叱以鞑,曾是赫连勃勃的亲信大将,在泾河之战中,跟着赫连力俟提南下诱敌,但在正面对上沈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