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三百三十章 金诏传天下

第三百三十章 金诏传天下

    第三百三十章 金诏传天下 (第1/3页)

    奉天殿的金砖被晨光镀上金边时,朱雄英手中的银柄长杆仍停留在奴儿干都司的版图上。

    都察院左御史张承颤抖着摘下乌纱帽,花白的头颅重重磕在金砖上:“老臣愚钝,竟不知关外有此等沃野!

    愿领罪督办迁徙事宜,以赎前愆!”

    他身后的群臣如风吹麦浪般齐齐跪倒,紫袍与青衫交叠起伏,靴底摩擦地砖的沙沙声里,混着此起彼伏的请罪声。

    朱雄英望着阶下黑压压的人群,忽然想起皇爷爷常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此刻才真正品出几分滋味,火候到了,再坚硬的冰块也会化作春水。

    朱雄英的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诸位大人请起,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迁徙之事关乎国本,需各部协同方能成事。”

    他转向吏部尚书道:“李大人,即刻拟诏:凡愿迁往奴儿干都司者,免三年赋税,每户授田百亩,籽种农具由工部统一拨付。”

    李信躬身应诺时,袖口的褶皱里还沾着早朝时的茶渍。

    这位两朝老臣昨夜还在灯下草拟反对迁民的奏疏,此刻却觉得那些忧虑都成了可笑的杞人忧天。

    朱雄英又看向兵部:“叶尚书,调辽东都司五千兵马,沿铁路线设立驿站,确保流民安全。”

    “臣遵旨!”叶云抱拳的动作震得腰间玉带发出脆响,他想起二十年前随徐达北征时见过的黑土地,那时只当是苦寒之地,竟不知是天赐粮仓。

    三日后,鎏金大字的诏书贴满了大明十三布政使司的城门。

    应天府秦淮河畔的布告栏前,卖菜的农妇放下竹篮,缠着识字的秀才念了三遍。

    突然拽着丈夫往家跑:“他爹!咱那三亩薄田不要了!去关外领百亩地,儿子将来也是地主!”

    消息像长了翅膀,三日内便传遍了江南的桑田、中原的麦田、蜀地的梯田。

    苏州府的流民棚里,瘸腿的老王头摸着诏书上“免三年赋税”的字样。

    枯槁的手指突然发力:“咱跟官爷走!死在黑土地上,也比饿死在桥洞下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