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曲辕犁的效率 (第3/3页)
总体还是还是不亏的。
于是赵云在地主的指示下,拿着铁铲和锄头朝着一个方向疯狂挖土。
他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每一铲都是那么有力且干脆。
没过多久他便挖通了二里左右的水渠。
地主下巴都快掉了。
我靠!
普通人力挖二里也得几个时辰。
这将军一刻钟就挖通了!?
刘备看完赵云的挖水渠表演,拍了拍地主的肩膀:
“有什么需求尽管跟赵将军说,他今天就负责你们村的水利了,明天可就要走了。”
说完,刘备带着荀衍转身离开。
荀衍愈发欣赏刘备的奇思妙想,向刘备竖起大拇指:
“有了子龙的帮忙,估计很快就能完成春耕任务了。”
刘备笑道:“我发现子龙在土木领域真是天赋异禀啊。”
“对了,借粮的事情有着落了吗?”
荀衍笑道:“我已经向公孙瓒,陶谦,荀家发出借粮信,相信很快就有答复了。”
.....
陶谦还在洛阳调查传国玉玺的下落,而袁术已经知道传国玉玺在孙坚手里了,带着孙坚偷偷回了汝南。
“报!东海郡守刘备来信!”
他打开信封,一脸诧异,刘备的字什么时候这么好看了?
结果发现是一个叫荀衍的人代笔写的。
“呵,我说呢,刘备的字怎么可能这么好看。”
不对劲!
他姓荀!?
荀衍...荀衍....
挖槽!?
这不会是荀家三公子,荀衍荀休若吧!?
看这字体,没有深厚的家学是写不出来的,应该就是他!
怎么会?
荀衍怎么看上刘备了?
他十几年都没有出仕,一直赋闲在家,怎么一出山就投靠了不靠谱,根基又薄弱的刘备?
难道他喜欢挑战高难度开局?
陶谦脑袋嗡嗡的,不敢相信这样的人才会看中刘备。
难道刘备真有什么过人之处?
陶谦的儿子陶商道:“父亲,这刘备以剿匪名义来借粮,我们是借还是不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