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亭中谈心 (第1/3页)
刘备连忙扶起李儒。
李儒是刘备这次收拢董卓旧部中最特殊的一位。
因为他曾经弑帝,刘备手下的官员都不怎么待见他,也不愿与他交谈。
觉得李儒的人品有问题。
同时也是爱惜自己的羽毛。
谁也不能保证将来政敌会不会拿他们和李儒有来往说事。
贾诩反而好一些,没有什么特别出格的举动。
这人肥肥润润的,长得就很有福气,自带亲和力,稍微和大家聊了一会儿就打成了一片。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难怪他能在乱世中登上权力巅峰最后还能善终。
蔡邕就更不用说了。
他没有为董卓出谋划策,只是一直在修书,大家对他极为尊敬。
不过大家都不和李儒往来也罢,李儒本身就没打算来这里享福。
虽然刘备说要软禁李儒,但李儒早已经做好了坐一辈子牢房的心理准备。
只是没想到刘备没有区别对待他,而是把他当成了座上宾。
虽然他被软禁,但在大宅里的生活质量比在董卓那边还高。
这份恩情让李儒无以回报。
这样唯才是举的用人风格,难怪刘备能够在短时间聚集这么多人才,然后迅速壮大成能与四世三公的袁绍掰手腕的顶级军阀。
刘备伸手道:
“那边有个亭子,我们坐下聊。”
对于这种特殊人才,刘备还是要多和他谈谈心了解他的想法的。
李儒点头道:“好。”
刚坐下便有仆人送来茶具。
清一色的琉璃茶具让李儒看走神了。
刘备轻车熟路地亲自给李儒煮茶喝。
刘备一边捣鼓茶叶,一边说道:
“荀衍他们不乐意理你还请不要往心里去。”
李儒洒然一笑道:“这是我罪有应得,不怪他们。”
刘备道:“我很好奇当初你为什么不愿意给自己一条后路。”
“或者让别人代劳,而不是自己亲自动手。”
李儒缓缓道:
“一来是其他人不敢,甚至可能悄悄放跑皇帝,董卓也不能因此责罚他们。”
“二来是这计策是我出的,只有我才能帮董卓分担一部分政客的攻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