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代王归封地 (第2/3页)
刘邦来他母亲这里的次数越多,那位心狠手辣的皇后也逐渐的注意到了他的母亲,或者说注意到了他。
刘恒的目光中带着疲惫。
他的那位大哥的确是仁德,但他大哥的母亲、或者说他名义上真正的母亲可不是什么好人!
戚姬母子那么受到他父皇的宠爱,不依旧是在吕雉的面前大气都不敢喘?
他必须是想一个办法!
一旁的薄姬看着自己孩子的这个样子,心中也是长长的叹了口气,她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事实上,薄姬心里太清楚皇帝的德行了。
皇帝是不可能真的废黜了刘盈这个太子的——其余人都以为皇帝不废黜太子是因为对太子有愧疚,也就是当年将他踢下马车三次的事情,但她心里却一清二楚。
皇帝不废黜太子一方面是因为他这个政治动物真的对皇后有情,更重要的另外一方方面则是....刘邦不敢开这个所谓的“以贤代长”的先河!
是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凡事都是要有先河的,有了先例之后,便可以循照着先例去行事,以贤代长这种事情的先河是绝对不能开的!
毕竟....哪个皇子贤能是由谁说了算的?
皇帝?大臣?百姓?
刘邦简直是对此嗤之以鼻,若是让大臣说了算,那岂不是皇帝的更替日后要由那些大臣说了算了?这对皇权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绝对不能如此行事。
至于百姓说了算?
这才是最可笑的事情。
若是真的如此做,那么日后那群皇子也好,大臣也好,都会开始做一些所谓的“贤德”之事,而对事情真正造成的后果不管不顾。
只会有更多的“面子工程”罢了。
绝对不会真的有仁德的帝王。
更何况....
立嫡立长是一个标准,无法动摇的标准——人一生下来,你的身份就被决定好了,你是否是嫡长。
可贤能却并非如此,这个标准是无法像是“嫡长”一样无法更改的,他是可以动摇的、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此一来,便会滋生出来其余皇子的野心,从而让这个皇朝更加不稳固。
为了稳固新生的皇朝!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甚至可以说不到太子真的做出来了什么妄为举动,比如谋反这种事情的时候,皇帝是不可能易储的!
而基于这个缘故,皇帝如今给他们的宠爱越多,就会越成为他们的催命符!
薄姬深深的吐了口气,而后在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
一旁的刘恒也缓缓的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母子二人....都是狠人。
.... .....
皇后宫中
吕雉神色不变,但心中却充斥着惊骇的看向台下跪伏着的人:“你来此,便是为了向我说这件事情?”
台下跪伏着的薄姬缓缓抬头,脸颊上一道伤痕让她本来姣好的面容看起来有些狰狞。
她有些苦楚的说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妾在作剑舞之时不留心伤到了自己的面颊,此乃对陛下的冒犯、更是对宫廷的不敬,如此之身,已然无法再承担夫人这个位置了。”
薄姬微微叩首:“我那愚钝的孩子几次触怒陛下,臣妾更担心没有了这蒲柳之姿后会令陛下因此厌恶我那愚蠢的孩子。”
“因而想要恳请皇后娘娘为臣妾母子说情,请放我那愚笨的孩子去往封地吧。”
“臣妾愿意在宫中修身养性,从此不出春宜宫半步。”
吕雉居高临下的看着薄姬,心中却十分的怅然。
她明白薄姬做出如此决定的缘故,不外乎是为她那个孩子谋一条生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