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天下泰安,陈氏贤才 (第2/3页)
,负责安抚百越王“赵佗”,并且在文帝十一年的末,成功的劝说了百越王赵佗归附于大汉,在名义上成为了大汉的臣子。
除却这五个人之外,陈氏的其他贤才也各自的进入了朝堂、亦或者其他的领域之中。
比如有一位名为“陈琛”的子弟,便在深山之中闭关参悟,试图参悟出属于自己的“思想流派”,其思想归纳总结了儒家、阴阳家、道家、法家等诸多思想。
只是这些杂糅的思想还未曾彻底归于一统,否则便可以称其为“子”了。
这些陈氏子弟的存在共同构成了如今庞大的陈氏,他们不仅仅是自身占据高位,他们所收留的门生同样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陈琛在闭关之前,便收下了众多弟子,这些弟子都打上了陈氏的标签。
如今朝堂之上,“陈氏门生故吏”虽然并没有汇聚成“党派”,但却几乎成为了最强大的一股势力,哪怕是皇帝在惊觉此事之后,都开始小心翼翼的对待陈氏了。
更何况是正在争夺皇位的太子以及梁王呢?
梁王曾多次拉拢陈氏如今的家主、但陈云却对其并不算理睬,甚至多次对其的邀请表示拒绝,甚至不愿意参加梁王所举行的宴会。
在陈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的时候,陈氏的家主也好、陈氏的子弟们也好,全都是表现的越来越低调,这是一种令人惊讶的事情,毕竟正常来讲应该是与其相反的。
实力越庞大的家族,一定会有越多的漏洞。
比如绛侯世家,绛侯周勃虽然暂时还未曾死去,但他家中的“财产争夺”以及诸多的劣迹却已经是让他的声名受到了玷污。
就连皇帝都多次的召见周勃,十分委婉的将这些罪行放到了周勃的面前。
比如此时。
未央宫中
绛侯看着面前再次摆放在自己面前的罪证,脸上的神色中带着深深的疲惫以及无可奈何的痛苦,他当然知道皇帝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不外乎是想要让自己交出一部分的食邑、并且削减他的爵位罢了。
可是.....皇帝拿出来的东西都是真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