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加立太子,景帝之死 (第2/3页)
,皇帝才会如此的恼怒,甚至牵扯到了自己的亲儿子?
是的。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已经反应过来了,无论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他们即便是再怎么愚蠢也是看出来了栗姬一定是在那个夜晚做了什么狂悖的举动,否则绝对不会不只是牵连到前朝,更是牵扯到了太子!
甚至有人断定,太子的太子之位是被栗姬一手亲自拉下来的!
甚至有些人在暗中感慨,说这是太子上辈子作孽了,所以这辈子被自己的母亲所拖了后腿,但也有人反驳这种言论, 只是说这是太子的因果轮回罢了。
太子因为栗姬的肚子争气,成为了皇帝的一个儿子,而凭借这个原因成为了太子——他也正因为这个母亲而失去了太子的地位。
天理循环。
景帝在听闻这种言论的时候十分生气,甚至陷入了暴怒之中,他开始令人彻查这种言论的来源,但最终却只是查到了几个儒生,就再也查不下去了。
因为那几个儒生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的后患和手脚。
但.....
儒家虽然躲过了这一劫,可是他们却被皇帝记在了心里。
景帝的心眼从来就不大,当年的儒家敢站在梁王那边,和他争抢皇位,他就已经十分不满了,甚至在他上位之后,贾谊的一众弟子全都遭到了贬谪、甚至暗中将他们派遣至暴虐的封王领地中为官吏。
贾谊的儿子继承了贾谊的官职,继续在封国中为国相——这已经是贾谊死掉的第四个儿子了,而且死亡的原因都是一个。
都是被封王不满杀掉的。
景帝虽然明面上表示对藩王不满,但一旦藩王诚恳的认错并且奉上赔礼,他又会十分感慨的说这是他的手足兄弟,即便是犯了些许小错而已,他又能够如何呢?
将高高拿起轻轻放下这个句子表现的淋漓尽致。
被皇帝记住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被景帝这种性格酷烈且性子十分小心眼的人记住,就更不是一件好事了。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