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6章 圣位之争的白热化 (第2/3页)
有血光之災啊!”准提一脸悲天悯人,“不过无需担心,你与我西方有缘。只要你愿往我须弥山,听我兄弟二人讲经论道,不但可消弭此劫,未来更有无上功德!”
玄龟一脸茫然:“……我睡得好好的,哪来的劫?”
一旁的接引愁眉苦脸地补充道:“道友有所不知,你这一觉睡得太久,错过了紫霄宫讲道。如今大劫将至,圣位将出,你这般独善其身,便是最大的‘劫’啊!来我西方,方为正道!”
两人一唱一和,说得天花乱坠,最终硬是从那玄龟身上“借”走了一枚蕴含其本命精华的“定海珠”,美其名曰“结个善缘,日后西方大兴,必有厚报”。
类似的场景,在洪荒各处不断上演。两位未来的圣人,如同最勤劳的业务员,四处奔波,许宏愿,结因果,用一种近乎无赖的方式,疯狂地积累着气运与功德,为那渺茫的圣位,添砖加瓦。
相比之下,昆仑山的三清,则显得“体面”许多。
玉清元始高坐云床,参悟天地秩序,追求阐天之道。上清通天剑意冲霄,磨砺无上锋芒,坚信截取一线生机。唯有八景宫中的太清老子,依旧是那副无为之态,只是那旋转的太极图,似乎比往日更加深邃,仿佛在倾听天道之外的某种声音。
所有大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做着最后的冲刺。
然而,娲皇宫中,气氛却有些凝滞。
女娲盘膝而坐,面前摆放着一团九天息壤。她纤细的手指在息壤上不断捏塑,试图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灵。这是她心中隐约的感应,是她道途的方向。
可不知为何,无论她如何努力,那些被赋予了灵性的小人,总是在成型的最后一刻,轰然崩塌,重新化作一滩泥土。
一次,又一次。
“唉……”
女娲发出一声轻叹,绝美的容颜上,写满了苦恼与迷茫。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机缘就在前方,隔着一层薄纱,却怎么也看不真切,抓不住。
一旁的伏羲,安静地看着妹妹,眼中满是心疼。他手中的先天八卦龟甲,光芒明灭不定,天机在其上混乱如麻。
“妹妹,不必心急。”伏羲温声开口,“道途之事,讲究水到渠成。”
女娲摇了摇头,眉间的愁绪更浓:“兄长,我感觉到了,那机缘就在眼前。可……为何总是差了一点?就好像……这天地间,缺少了某种至关重要的东西。”
伏羲沉默了片刻,忽然想起了什么。他摊开手,掌心浮现出一枚玉佩的虚影,正是他当初送给后土的那枚。
“或许,与此有关。”
伏羲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前些时日,我借这枚玉佩的感应,窥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