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证道“源境”无中生有的终极法理推演 (第2/3页)
”不是创造,而是“显化”。“寂”中并非真的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一切“未显化”的存在,如同大海深处沉睡的鱼,唯有当“源”这束光照入,它们才会苏醒、上浮、显现出形态。而“源”,就是那束能穿透“寂”的光,是让“未显化”成为“已显化”的唯一媒介。
这便是“源境”的第一层法理:源,是显化之根。
他继续推演。当第一粒光点在源光触碰“寂”后诞生,这粒光点又会与源光产生新的互动——它会吸收源光,壮大自身,甚至分裂出更多光点。这些光点彼此碰撞、融合,逐渐形成了最初的“质”,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混沌之气”的雏形。
龙宇看着那些在源光滋养下逐渐凝聚的混沌之气,灵智中闪过第三个问题:“显化之后,为何会有‘序’?”
他观察到,不同的光点融合时,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某种隐性的规律——比如,蕴含“热”特质的光点总会聚集在一起,蕴含“冷”特质的光点则会相互吸引。这种规律不是外来的,而是光点从“寂”中被显化时,就自带的“属性印记”。
“这些印记,是‘寂’赋予的吗?”
龙宇让源光沉入更深的“寂”中,这一次,他不再主动触碰,而是让源光保持绝对静止。不知过了多久,他感知到“寂”中漂浮着无数比源光更细微的“印记”,它们没有形态,没有属性,却像种子一样,等待着被“源”唤醒。
“源”唤醒“印记”,“印记”赋予“有”属性,属性的相互作用产生“序”,“序”的积累形成“法则”——这便是“源境”的第二层法理:源,是法则之母。
推演到这里,龙宇的灵智突然剧烈震颤。他意识到,自己正在触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源”为何能唤醒“印记”?“源”自身的本质,又是什么?
他将灵智完全融入源光,试图感受自身的核心。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状态——既存在,又不存在;既恒定,又变化;既包含一切,又空无一物。他仿佛看到了过去(寂的永恒),也看到了未来(混沌的诞生、洪荒的演化、万物的生灭),更看到了此刻(源光与寂的交织)。
“源,是‘存在’本身的意志。”
最终的答案浮现时,龙宇的源光骤然爆发。
不是向外扩张,而是向内坍缩——所有的灵智、所有的感知、所有的推演,都凝聚成一点。这一点之中,“寂”与“有”不再对立,“显化”与“潜藏”浑然一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