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5章 太子辞官 (第2/3页)
,顺便还回应了外界对他“酷烈”的流言。
大皇子李远本就跪得屈辱,听闻此言,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却一个字也辩驳不出来。
李湛与李毅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忌惮。
这番话术,太高明了。
看似自承其过,实则滴水不漏,还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勇于担当却又被兄弟陷害的形象,博取同情。
“儿臣恳请父皇,收回儿臣金吾卫左营指挥权,并辞去镇抚司提督一职。”
石破天惊!
如果说前面的话只是让百官惊讶,那么这句话,简直就像一道惊雷,在金銮殿上空炸响。
所有人都懵了。
放弃金吾卫?辞去镇抚司?这可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滔天权柄!太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手,如今竟然要主动放弃?他疯了不成?
李湛和李毅的惊愕,甚至超过了其他人。
他们绞尽脑汁想要削弱李轩的羽翼,没想到,对方竟然自己把翅膀给砍了!这完全不合常理,让他们所有的后续计划,都瞬间落空,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龙椅上的李承业,眼中的讶异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深不见底的审视。他盯着自己的儿子,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什么破绽。
“为何?”李承业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回父皇。”李轩抬起头,目光清澈,坦然迎向那如渊似海的帝王视线,“儿臣愚钝,近日方才想明白一个道理。”
“镇抚司是父皇的刀,金吾卫是父皇的盾。刀盾在手,当为父皇分忧,为江山扫清障碍。然,儿臣手持刀盾,却引得兄弟猜忌,朝野非议,非但未能为父皇分忧,反而徒增烦恼,此乃儿臣不肖。”
“更何况,”他话锋一转,声音中带上了一丝少年人的意气,“儿臣是大周太子,未来君主。当以仁孝治国,以德行服人,而非沉迷于权术,以权柄立威。儿臣想做一个纯粹的储君,潜心学习治国之道,为将来能更好地辅佐父皇、治理天下打下根基。而非像现在这样,深陷于兄弟内斗的泥潭,耗费心神,有负父皇厚望。”
这一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气魄宏大,将自己的退让,上升到了“储君之道”和“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