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徐吉标传 > 第三十二章:新四军直属大队的艰难征程

第三十二章:新四军直属大队的艰难征程

    第三十二章:新四军直属大队的艰难征程 (第3/3页)

目光。程明远和桂俊亭深知,宣传和发动群众是抗日斗争的关键,于是他们迅速展开行动,深入到群众之中。

    他们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向广大群众讲述抗日的意义和紧迫性。程明远嗓音洪亮,他的话语充满力量:“乡亲们,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让我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只有团结起来,加入新四军,才能保卫我们的家园,把侵略者赶出去!”桂俊亭则用朴实的语言,将抗日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给百姓听。

    当地穷苦百姓对程明远和桂俊亭并不陌生。早在西乡闹革命时,他们就给百姓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他们为穷苦大众谋福祉,打击土豪劣绅,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今,听闻他们号召大家参加新四军抗日,百姓们积极响应。

    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第一个站出来,大声说道:“我要参加新四军,扛枪打日本,为咱受苦的乡亲们报仇!”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响应,大家群情激昂,报名的队伍越排越长。老人们欣慰地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对未来的希望;妇女们则默默为即将参军的亲人准备行囊,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坚定的支持。

    在程明远和桂俊亭的努力下,抗日的火种在烧脉岗、雷马一带迅速点燃,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直属大队不断壮大,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凝聚起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1940 年 1 月,在烧脉岗的街上,一场意义非凡的宣告打破了冬日的寂静。程明远和桂俊亭正式宣布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直属大队成立。朱抑仙担任大队长,大队下辖三个中队,这支新生的抗日队伍以合肥西部为核心区域,虽仅有队员近百人,枪支 40 余支,其余武器多为大刀、长矛,但队员们个个怀揣着抗日救国的热血。他们活跃在三河、中派、程店、双枣树和龙潭河一带,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希望之光。

    然而,3 月的一纸纵队指示,让直属大队踏上了新的征程——开赴庐江一带活动。当队伍行至肥西严店附近时,意外遭遇反动武装三河联防队长王庚年的阻击。王庚年,这个称霸一方的恶霸,听闻程明远和桂俊亭在烧脉岗招兵买马,早已怀恨在心,此刻更是觉得机会难得,妄图一举消灭这支新四军“土垒子”队伍。他带领着 300 多人的部队气势汹汹地追袭而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程明远果断率队趴在田埂边进行阻击。战斗瞬间打响,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就在局势紧张之时,一枚冒烟的手榴弹突然滚到了年仅 16 岁的程明来身边。程明来一下子愣住了,眼神中透露出恐惧与不知所措。千钧一发之际,程明远一个箭步冲上前,飞起一脚将手榴弹踢了出去。“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尘土飞扬,两人瞬间被土掩埋。

    尽管程明远等人英勇抵抗,但由于敌众我寡,直属大队陷入了困境。在激烈的战斗中,除三中队不幸被打垮外,一、二中队在程明远和桂俊亭的带领下,艰难地冲出了包围圈,撤到了“防虎”山区的凤凰尾。队伍来到老百姓家中,稍作喘息。

    程明远和桂俊亭深知此时队伍面临的严峻形势,经过紧急商量后,决定兵分三路转移。桂俊亭带领一中队向舒城山区转移,利用山区复杂的地形继续开展抗日活动;程明远则带着第二中队前往定远朱家湾一带;朱抑仙则带着部分武装来到府北乡,坚持与敌人斗争。

    这次遭遇战虽然让直属大队遭受了挫折,但队员们的抗日决心并未被磨灭。在这艰难的时刻,他们各自踏上新的征程,期待着在不同的地方继续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而战,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