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岁末团聚 险象环生中的智斗 (第2/3页)
来越厉害。国民党把**的中心由华北转向华中、延安。身在重庆做地下情报工作的曾思胜,被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盯上了。虽处国共合作期间,翻脸是迟早的事。在叶挺去重庆开会时,叶挺叶剑英知道曾的处境,争得了延安总部的同意,由叶挺返皖南时,将曾希圣带到了新四军军部。江北指挥部又把他分去组建渡江指挥部。
1940 年末,局势复杂多变,曾希圣的渡江指挥部状况堪忧。他仅带着 10 个警卫,既无部队,又缺乏资金,所谓的渡江指挥部不过是徒有虚名,就连十几个人的吃饭与住宿问题都难以解决,工作更是陷入停滞。
无奈之下,曾希圣找到张云逸,期望能得到帮助解决困境。然而,张云逸一时也没有合适的办法,思索片刻后,他对曾希圣说:“据说程明远在巢南散兵至巢湖高林桥一带站稳了脚跟,你先到他那里待一阵子,我再请示中央安排。” 曾希圣实在没有其他选择,当务之急是找个落脚之处,便带着随行人员踏上了寻找程明远的路途。
经过一番辗转,他们终于在山边找到了程明远。曾希圣走上前,赶忙自我介绍。程明远脸上立刻浮现出热情的笑容,紧紧握住曾思胜的手说道:“久仰久仰,你和你哥长得好像。” 曾希圣闻言,惊讶地睁大眼睛,问道:“你认识我哥?” 程明远点点头,感慨地说:“我岂止认识,我们曾是上下级关系,相处得可好啦……” 话到此处,程明远微微叹息。
就这样,曾希圣与程明远因这一番交谈,结下了不解之缘。
程明远随即喊来了胡士发,胡士发可是个地道的巢湖当地人,是程明远的警卫员。程明远笑着对曾希圣说:“希圣同志,就让士发带您去住的地方。”
胡士发在前头带路,一行人朝着汪郎中村走去。这汪郎中村有一个极为隐蔽的小山坳,名叫鬼沫王村。这里地势偏僻,道路崎岖难行,四周被茂密的树林和山峦环绕,人口稀少得很。若不是走到近前,根本不会发现这里竟然还有住家户。程明远的妻子方毓芬当初刚来到巢湖的时候,就曾在这个安静隐蔽的地方住过。
到了地方,程明远对曾希圣说:“希圣同志,你临时就住这里,你们的一切生活我来解决,这里安全不成问题,离高林桥就两里路,有事派人来喊我。”曾希圣感激地握住程明远的手:“那就多谢明远同志了,给你添麻烦了。”程明远拍了拍曾思胜的肩膀:“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咱们都是为了革命事业,理应互相帮助。”
然而,就在1941年1月6日,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正在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所率9000多人的部队到达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所部7个师,共8万军队的精心伏击。
新四军将士们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毫不畏惧,奋起反抗。但由于国民党军早有预谋、准备充分,且兵力悬殊巨大,战斗形势对新四军极为不利。而在指挥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复杂的因素和困难,导致部队未能及时抓住最佳突围时机,战斗陷入了苦战。
从1月6日到1月14日,整整激战了七昼夜,新四军将士们浴血奋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