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火中遗编 第十一章 水力千钧与暗流算珠 (第2/3页)
“田掌柜,”姜郕阳声音转冷,“合作贵乎诚。损耗几何,你我心知肚明。念在初犯,此番损耗,算二十金!余下二十金损耗账,郕阳自会向田小姐讨教!”
田有财如蒙大赦,哪敢再争:“是…是!公子明鉴!是鄙人…算错了!”
心中暗骂:踢到铁板了!
---
利润之争暂歇,开源迫在眉睫!
“玉粒”虽好,制盐效率却遇瓶颈。
刮土、淋卤、熬灰…处处需人力!
盐工昼夜劳作,疲惫不堪。
“阳叔…累…”姜禾揉着惺忪睡眼,小手里还抓着半截蒲草。
姜郕阳心疼地抱起她。
目光投向昼夜不息、推动鼓风灶的水轮!
“水力!既能鼓风,为何不能代人力?!”
他脑中图书馆再次轰鸣!
《天工开物》水碓!《农政全书》水磨!记忆深处,那本《中国古代水力机械图谱》!
一个大胆构想,喷薄而出!
“改水轮!加装传动!以水力驱动碎石、碾卤、搅拌灰浆!”
说干就干!
盐滩再次化身巨大工坊。
姜郕阳伏案疾书,炭笔在粗糙麻纸上勾勒出复杂结构。
曲柄、连杆、齿轮(以硬木嵌青铜齿)、传动轴、石碾、破碎锤…
“此处齿轮比,需三比一,增力减速!”
“连杆支点,前移半寸,力矩更佳!”
技术细节,精准如尺。
荆烈、秦漪,连同数名心灵手巧的盐工,围聚细看,目眩神迷。
“公子…此等精妙…真乃天授!”程昱叹服。
姜郕阳内心:“感谢九年义务教育加图书馆!”
材料紧缺!
“需硬木!青铜!韧性铁条!”秦漪指出关键。
“铁条?”姜郕阳皱眉。战国冶铁,珍贵且管制。
“师姐有言。”秦漪低声道,“墨家在即墨山中,有隐秘小炉,可炼精铁。若公子需,可…”
“要!有多少要多少!”姜郕阳眼中放光,“以盐换铁!”
---
半月后。
盐滩景象,已然剧变!
巨大水轮旁,加装了多层木架。
粗大硬木传动轴,通过精巧的齿轮组,将澎湃水力,分导至三处!
一处,驱动沉重的石锤,轰然起落,将海边采集的粗盐矿石轻松砸碎!
一处,带动巨大石碾,在石槽中隆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