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炉话 (第3/3页)
想。’”福伯恭声道。
和储君的由果导因不同,丞相府是找到了董仲舒联系中山王刘胜,引诱光禄大夫侍中吾丘寿王的证据,多少年的熟识,董仲舒的所作所为在公孙弘眼中,毫无秘密可言。
在来北军前,公孙弘就特意有了交代,如果殿下没有发觉董仲舒的儒国计划,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殿下有所察觉,那就立刻撇清干系。
“希望如此。”刘据点头笑道。
福伯的躬身幅度又大了两分,“殿下,御史大夫此来北军,是奉旨传诏,请殿下回京监国。”
“孤无意监国。”
“如果陛下,中、外朝官吏询问,殿下不愿意负责任,担当国政吗?”
“孤是储君,也无意于在父皇春秋鼎盛时接过国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孤仍以造福大汉为己任,若是众望所归,唯有当国才最能造福大汉,孤也只能担起责任来,完全舍弃自己的私心,不过,当国又何必一定在长安呢?”刘据慢慢说道。
福伯默默记下储君所说的每个人,忍耐着心中的震惊,平静道:“老奴记下了。”
储君不知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曲解了陛下的诏命。
监国、当国,别看只差一个字,意思也很相近,但有本质的区别。
监国,君主外出时,太子留守代管国事,称为监国,有时君主因故不能亲征,由太子代行职务,亦称监国,又君主本身尚在,而准备传位于太子,往往太子先称监国,再正式称帝。
与当今情形最相近的,可能是第三种监国,但丞相府也有猜测,陛下是在装病,根本没有打算交托皇权,监国,就显得很可笑了。
而当国,就一个意思,执政,主持国事。
换言时下,监国是不可能监国的,帝不豫,无法执政,作为储君,要做的,是当国执政。
帝豫后,再还政,就如同商朝初年伊尹放失德无道的太甲于桐宫,又在三年后迎回悔过自新的太甲。
储君放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