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终室

第一百六十一章 终室

    第一百六十一章 终室 (第3/3页)

保留这些诸侯国,改遣信得过的宗室子弟去当诸侯王,显然,高皇帝选择了后者。

    诸侯王另一个名称叫藩王。

    藩者,屏也,屏蔽也。

    “藩”字的本义是篱笆,朝廷设置诸侯国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组成一道拱卫长安的篱笆,一旦外敌入侵,诸侯王可以有效地为天子御敌。

    通常来说,由同姓宗室来组成篱笆墙,要比异姓外人来的靠谱,高皇帝刚从天下大乱的秦末走来,根本未固,随时可能战争重开,选择保留诸侯国也在情理之中。

    但那时,高皇帝的生命已到末年,来不及思考一些“好想法”的后遗症,诸侯国实力过强便是最严重之一。

    高祖末年全国五十七郡,诸侯王占去四十二郡,朝廷直属仅十五郡,对比悬殊。

    同时,诸侯王在自己国内拥有一切治国权,除了要向朝廷尽一定宗室、效忠、纳贡的义务,他们可以自由任命官吏,制定政令,拥有山泽田地资源,握有私属军队,一些大国如齐国、吴国等,国力丝毫不亚于朝廷。

    而篱笆理论还有个致命的漏洞,随着世代延续,亲情越来越淡,组成篱笆的诸侯王逐渐成为了有野心的朝廷外敌。

    同为高皇帝之后,皇帝之位,凭什么你坐的了,我坐不了?

    更有甚者,一旦几个诸侯王联手反叛,原先的“屏障”,顷刻间便会成为对长安的包围。

    是以,吕后削刘姓诸侯之地,加封吕氏,孝文帝采取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孝景帝七国之乱后大削国削地,当今陛下的“推恩令”,直接解决了诸侯王这一肇始于立国之初的隐患。

    连续的削弱,缩小了诸侯王的地盘,却没小了诸侯王的野心,依然是那么冥顽不灵、不识天数,兀自做着王者美梦。

    公孙弘、张汤对视了一眼,在南越、西南夷埋葬诸侯王们嫡系,在国中埋葬诸侯王,大汉宗室,或得最终解决。

    “圣明天纵无过上君!”公孙弘领衔颂圣道。

    两朝文武很期待看到诸侯王们知道南越人、西南夷人全数内属中原的神情,忍着笑意,齐声颂圣道:“上君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