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尘星 (第3/3页)
“尘星”内部的紊乱波动、外部约束力场的干涉节点、以及那个刺眼的、不断吞噬稳定性的“畸变点”核心。
一切都以一种更直观、更本质的方式呈现出来。
“初步分析完成。核心缺陷:能量场谐振失谐导致晶格应力无法有效疏导。地球约束方案:低效、粗糙、存在多重能量干涉盲区。”小莺的汇报带着毫不掩饰的评判,“建议修正方案:调整约束力场频率至目标共振点,同步注入微量定向能量流,建议使用太阳能,引导晶格应力沿预设能量通道释放,形成自稳定闭环。”
一个极其简洁的、由几道柔和能量流交织构成的立体模型,瞬间在夜莺的意识中生成,清晰无比。这方案在潘多拉的工程手册里,大概只配出现在学徒练习题的附录中。但对地球而言。
夜莺伸出纤细的手指,直接点在光幕上那个被何承远放大的“畸变点”核心位置。她的指尖隔着虚拟影像,精准无比。
“这里。”她的声音依旧平淡。
何承远疑惑地看着她:“这里?我们知道这里是关键,但……”
夜莺没有解释。她只是抬起手,指向控制台上一组调节约束力场频率的参数输入面板。然后又指向实验室穹顶上一个不起眼的、用于采集环境数据的太阳能微光感应器接口。她的指尖在空中划出几道极其简单、却蕴含着某种奇异韵律的轨迹。
那正是小莺模型中能量流疏导的路径示意。
“频率……这里。”她的指尖停在参数面板的一个刻度区间,“能量……这里,加点。”
然后指尖又点向太阳能接口。
“流动…这样。”她再次重复了那个划动轨迹。
何承远的心脏猛地一跳!他死死盯着夜莺划过的轨迹,又看向光幕上那个导致一切崩溃的畸变点核心。一个前所未有的、近乎颠覆性的思路,如同闪电般劈入他因循守旧的理论框架!
调整频率至某个特定谐振点?利用微不足道的环境光能作为引导和润滑剂?让应力按照特定的能量路径自然释放形成闭环?这思路…简洁得可怕,却又隐隐透出一种大道至简的完美韵律!
“频率……谐振?能量引导……自稳定?”何承远喃喃自语,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惊人的光亮,双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
他猛地扑到控制台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开始疯狂地输入新的参数模型。复杂的公式和变量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重组,夜莺那简单的手势如同钥匙,瞬间打开了一扇他苦寻多年而不得其门的大门!
夜莺安静地看着老人陷入忘我的狂热。她不懂那些复杂的公式,但她能清晰地“看”到,随着何承远输入的新参数逐渐接近小莺的模型值,光幕上那个代表着畸变点的刺目红斑,其躁动的边缘似乎真的平缓了一丝。
一丝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能量流,开始尝试沿着她刚才比划的轨迹方向流动。
就在这时——
「警告!侦测到目标材料内部异常能量波动!」小莺的声音陡然转为尖锐,「特征分析…与数据库残留的污染能量频谱存在…4.3%相似性!来源不明!」
夜莺紫色的瞳孔骤然收缩!这种材料里面怎么会有污染能量?她猛地抬头,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刺向试验台那片幽蓝的“尘星”,冰冷的警惕瞬间取代了之前的平静。实验室里,何承远沉浸在世界即将被点亮的狂喜中,而夜莺的内心,却已掀起无声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