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抢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国运 (第2/3页)
一群特殊的人群,华商,这群商人在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他们打开东南亚的市场,效果就算没有樱花国那样好,也可以抢到了一部分蛋糕。
对于鹰酱的方面,鹰酱有意把樱花国塑造成东北亚的对抗兔子和毛熊的桥头堡。放宽技术限制,允许樱花国的企业以"逆向工程"方式学习西方的技术。
索尼通过拆解鹰酱的晶体管收音机,推出了脚盆鸡品牌的特丽珑显像管电视。鹰酱的通用电气(GE)向樱花的东芝转让喷气发动机技术,福特汽车协助脚盆鸡企业建立汽车生产线,推动日本汽车工业起步。
樱花国还派遣数千名技术人员到鹰酱学习,MIT等高校为樱花国培养管理人才。
安南可以成为鹰酱在东南亚重要的支点。东南亚的重要性要性比樱花国还要高,毕竟安南后面就是东南亚,是马六甲海峡。
鹰酱宁愿失去樱花也不会愿意失去马六甲海峡的,未来在高卢鸡离开东印度后,复兴军可以顺势接管整个东印度三国,鹰酱估计会乐观其成。
同时,西方对安南也会打开技术交流的大门。这个才是重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出口导向性的经济政策,鹰酱技术和市场,东南亚的市场和原材料,以上这三点是樱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李崇文在文件上重重的写下东南亚,鹰酱,出口贸易三个词。
"安南的经济发展,刚好可以复刻樱花国的经济发展路线!""李崇文想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看樱花国不顺眼,让李崇文来到这个世界给樱花国找麻烦。
李崇文突然想起鹰酱登上世界霸主的宝座后,开始改变国家的政策。从50年代起,鹰酱逐步从传统制造业强国转向以高科技和金融业为核心的经济模式的国家。
50年代鹰酱开始向樱花国转移钢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樱花国的企业通过鹰酱的贷款购买鹰酱的设备,再向鹰酱出口"1美元衬衫",物美价廉的衬衫让樱花国在55年棉纺织品对鹰酱的出口增长了百分之一百九十。鹰酱协助樱花国重组钢铁产业,60年樱花国的钢铁产量就达了2200万吨,成本仅仅是鹰酱的百分之六十。
60年代鹰酱开始向樱花国转移汽车、电子、精密机械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70年代鹰酱由于石油危机和产业升级,转移部分重化工业,樱花国转向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