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三十章会议,粮食和人口

第三十章会议,粮食和人口

    第三十章会议,粮食和人口 (第1/3页)

    1950年秋,整个安南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特别是分到土地后的安南当地的百姓。

    河内总督府的会议室内,

    "诸位,今天叫大家过来开会,是想总结下安南各方面的情况,有哪些做的不好的,要改正。做的好的,继续维持。"

    李崇文把各部门送上来的资料整理后,发给在座的各位。

    "农林部的先说说最近的秋收情况吧!"李崇文让农林部先开个好头。

    "各位同僚,委员长!我先说说农业的情况吧!"

    "安南在高卢鸡的殖民时期的粮食生产率不高。高卢鸡的殖民者在安南强制推行单一经济作物种,安南土地种植是以经济作物(橡胶、咖啡、甘蔗)为主,粮食种植面积被大幅度压缩。"

    "红河三角洲作为核心农业区,1949年水稻亩产仅150-200公斤,粮食总产量仅有250万吨左右,这远低于我们的预估。"

    "分到土地后农民的生产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今年我们的粮食估计有400万吨到500万吨!"农林部的部长高育粮对着大家说着今年收获的粮食。

    不过听到粮食产量后,在座各部门部长的脸色有些难看。

    "高部长,粮食产量为什么这么少!"

    "经过计算,仅仅是红河三角洲的一年粮食产量就可以达到500万吨。丰收时期,红河三角洲的粮食产量甚至能达到600万吨!"夏威看着手上的粮食产量,很不满意。

    "这点粮食够做什么,连养活安南1800万人口都很困难,按照每人每年400公斤(温饱)粮食计算,1800万人每年就需要720万吨粮食。"

    "即便降到每人每年300公斤的最低保障量,也需要540万吨粮食,这差距的数目也太多了。更何况跟随我们南下的百姓,我们不能让他们饭都吃不饱,他们是我们统治安南的根基。"李文桂看了粮食的缺口,很不满意,作为农民出身的桂系军人,李文桂对粮食很敏感。

    "粮食产量这么大的原因和鹰酱有关!"

    农业部的部长高育良向大家解释道,

    "在50年我们进行土地改革后,分到土地农民种植水稻的情况逐渐增加,但是因为鹰酱的军需订单的到来,原本需要将部分经济作物改种植水稻的行动停止了,并且加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还有另一方面的影响,安南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高卢鸡的殖民者不怎么修理安南的水利设施,导致红河三角洲涝灾频发,实际产量波动很大。"

    "不过给各位不用担心,橡胶,咖啡,蔗糖都是鹰酱急需的,他们给的价钱很好。我们向万佛之国,这些东南亚国家购买粮食足够让安南的人民1800万实现温饱!"

    高育粮对鹰酱的大方感到满意,就是那些鹰酱的后勤部门军需官要的回扣有些多,为了和后勤部门的军需官打好关系,委员长还将一个黄金做的圣母玛利亚雕像送给他们的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