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会议,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2/3页)
"委员长,如果一定要参战的话,我希望可以购买生产武器和弹药的设备和技术,我们不能受制于人。"
"我知道了!"
"谁还有话说的,一起说出来吧!"李崇文让秘书把大家的建议写下来。
"大家不必这么紧张,我们说不定只是做做后勤工作而已!未必要到前线去!"陈德明看到大家还是这么紧张就缓解缓解气氛。
"这可说不定,到了半岛,他们就归属于联合国军,听从麦克阿瑟的指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让后勤部门上前线,你不上也得上!"夏威反驳的说道,到了战场谁管你是做饭还是修路的,只要能拿的起枪,都可以塞到前线去,他们不过是麦克阿瑟手里伤亡报表的几个数字而已。
"这就是小国的悲哀吧!"
"各位,在这里唉声叹气是没用的,国家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满清和民国灭亡告诉我们道理,也是唯一的道理!"
"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委员长,既然一定要参战,我希望派工兵部队过去"
"在谅山防线,工兵部队的士兵学到了很多,我希望从谅山防线抽调一部分部队再加上一部分新兵组建联合国的参战部。"
"到了半岛,他们可以学习鹰酱的工程技术,不管是修理汽车,建设桥梁,使用工程机械还是最简单的学会开汽车,这都是我们需要的。"赵志远说道,他在谅山防线看到军队的士兵学习的情况后非常震惊,现在的谅山防线与其说是在修建要塞还不如说是办学校。
"对,我们还可以派军官观察团,看看现代化的军队是怎么打仗的,坦克,飞机,军舰联合起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的部队现在连坦克都没用明白。"
"这么多的军队,从属于不同的国家,我们需要看看鹰酱的后勤是怎么管理的,这可是很好的机会"夏威看到赵志远起了头后,也说出自己的建议,既然战争无法避免,那就让安南的利益最大化。
"委员长,我希望我们的医生可以去半岛"卫生部的部长,李博士李公明突然开口。
大家都看向李公明李博士,大家对李博士的印象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博学的医生,去半岛在大家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