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视察(三)煤钢联营 (第1/3页)
"李长官,欢迎你来广陵钢铁厂视察!"宋运辉带着广陵钢铁厂的管理人员在门口迎接李崇文,和前面几个负责人一样,没有任何欢迎仪式,只是简单的欢迎。
宋运辉鹰酱家回来的留学生,是常青藤大学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本来他是想回东番的,毕竟他的家人都在东番。
不过在宋运辉回国前就被复兴军设立在鹰酱家的办事处给截胡,也是正是因为通过这次截胡,李崇文才知道东番人才是多么的丰富。
那位带到东番岛的人才和在欧美的留学生都是安南急需的,不管是学文的还是学理工的。
这让李崇文开始了和东番岛在海外的人才争夺战,李崇文觉得大家都是孙先生的学生,接收留学生很正常。这期间东番和安南发生了很多事情。
对于宋运辉而言,不管是在东番还是安南都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汉人的社会。文化,习俗,饮食等等方面,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不过安南正在进行工业化,这让宋运辉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在安南方面答应,他的家人也会和他一起到安南后,宋运辉就同意了。
"运辉,最近过得怎么样了!"
"在安南的生活还适应吗?"
李崇文握了握宋运辉的手关心的,
"感谢李长官的关心,我在这里过得很开心,我还以为这一辈子都没办法发挥自己的学识!"
"学了这么多年的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宋运辉高兴的回答道。
"带我去看看,你建设的钢铁厂吧!"
"我希望听到一些好消息!"
李崇文希望钢铁厂能有些好消息,毕竟安南的工业化最离不开的就是钢铁。
"李长官,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他们走到一个高炉的前面,
"李长官,刚开始建设钢铁厂时,我们高炉高炉的容积普遍小于300立方米,热风温度低到500-600℃,焦比高达1000 kg/t,远低于国际水平 ,鹰酱的焦比是500-600 kg/t。"
"在鹰酱援助以及我们购买设备和技术达到后后,进行高炉大型化,现在已经有了5座自动化高炉,容积在1000-1500立方米,热风温度提升至900-1000℃,焦比降到700-800 kg/t 。"
李志文在李崇文身边解释,把宋运辉的专业术语翻译成李崇文听的懂得意思。
"你们做的很好!"
"但还要再接再厉!"
李崇文表示很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