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宝藏(一)货币 (第1/3页)
"李长官,这是关于安南目前的流通的货币情况的报告!"财政部部长陈德明把安南正在使用的货币报告递给李崇文。
"情况严不严重?"
李崇文一边看报告一边询问陈德明,他想听听德明的想法。
"安南目前的货币的情况很严重!"
"安南境内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的,就目前统计过使用的银元就有五种以上,更不要说纸币了。"陈德明对这种状况也很苦恼,他想发行纸币代替人民使用的各种货币,但是在八桂发行货币的多次教训,让陈德明冷静下来,人民对纸币的充满了不信任。
特别是种花家移民过来的移民,他们被东番那位发行的法币和金圆券坑惨了,在法币发行的时间内物价上升了3680倍,100元法币的购买力从两头牛暴跌到4粒大米。而金圆券更离谱,发行的首日即贬值到法币的300万分之一,面值50万元的金圆券只能购买70粒米。
这让陈德明怎么敢直接发行纸币,好在安南的人民还是比较信任美元的,这让陈德明有了解决的方法。
李崇文听到后很惊讶,连忙翻到安南流通货币的那一页,李崇文看到文件上清晰的写着,安南现在流通的货币银元银元和美元以及少量八桂发行的纸币。
单单就银元来说就有满清时期的龙洋,民国时期的袁头币,孙先生头像的船洋,甚至还有外国的银元,港岛发行的港洋和法属东印度殖民地发行的法光。而且每种银元的成色都是不一样的。
"这样下去可不行,安南目前的状况虽然比不上东番那位乱发纸币造成的影响大,但是解决不了货币的问题,别说发展了,民生问题就够呛的了!"
"你们财政部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李崇文想尽快解决安南货币混乱的问题,这可不是小事。经济层面上 ,就会导致交易成本激增,物价剧烈波动,还有银元信用分化,优质银元(如袁大头)与劣质银元并存,长期以往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如果安南的外国银元过多,在安南境内外国银元流通并成为主要货币会使安南丧失货币定价权,例如从1920年代开始汇丰银行通过操纵银元汇率,每年从种花家套利超过2000万银元。
"目前我们有两套方案。"
"第一种是学习兔子的信用货币政策,兔子解决了民国以来混乱的经济情况,还是有可取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