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西征澜沧(五)谁是猎人?谁是猎物? (第1/3页)
第三师被围的几天前。
"我们现在的位置在哪里?"
"距离澜沧波里坎塞省塞省的北汕有多远?"
第三师的师长刘志辉向师参谋秦文才问道,
"师长,现在我们在波里坎塞省的塔巴,受地形的限制,我们距离北汕还有180公里。如果前面有道路和桥梁被破坏,我们被迫绕路,距离就会增加到200公里。"
"行军顺利的话,可以在七天后到达北汕。不顺利的话,前面的道路和桥梁会被严重破坏,在需要修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十二天左右。"
"再加上南同盟游击队持续伏击和不断破坏道路和桥梁的话,那么时间可能会延长到二十天左右。"
参谋秦文才看着手里的报告回答道。
澜沧的波里坎塞省的地形远比复兴军了解的情况还要复杂,从塔巴到北汕的两地之间需要穿过长山山脉西麓的低山丘陵和湄公河支流冲积平原,道路多为土路或者山路,宽度不足5米,部分路段需涉水通过季节性溪流 。
还有澜沧现在还没有现代化的桥梁,只有临时搭建木制的桥梁或者木筏,导致复兴军每次都要耗时数小时至半天的时间用来建设桥梁 。
这种地形严重阻碍复兴军行军速度,特别是对已经装备了大量坦克,重炮以及用卡车运输武器弹药的新编队伍来说,这段路程变得异常的艰难。
目前复兴军的行军速度是,每个小时30到40公里,M24霞飞坦克和105毫米榴弹炮需要优先通行过狭窄的山路,导致行军的队伍长达数公里,每天的行军速度受到严重的限制,坦克和卡车的队伍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行进,还需要分批次轮换通过狭窄的山路。一旦坦克和卡车的在土路上行驶的速度就只有每小时15-20公里,而且经常陷入泥潭。
部分山地路段坡度太高时,复兴军的坦克需牵引或者绕行,速度降到每小时10公里。这些还是在没有遭到南同盟游击队袭击的情况下遇到的困难。
"前面的侦察部队还是没有发现南同盟游击队吗?"刘辉看着最近搜集到关于南同盟游击队的情报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