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贾琰的失望,大乾的未来在哪里? (第2/3页)
脉沉淀了几十年,这一次可以说是倾巢出动,我想知道他们要什么。”
接着,水溶叮嘱了几句。
“是。”
黑衣男子转身消失在了夜下。
目送着他离去的身影,水溶脸上浮现了阴冷之色,犹如藏在暗地里的毒蛇一般,伺机而动,冷冷一笑:“平安州没了,那我便藏在阴影中,看看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
次日上午,辰时五刻,工部,虞衡司仓库。
“琰哥儿。”
“工部新近制造的兵器、甲胄都在这里了。”
一身深绯色白鹇补子官服的贾政露出了难得的精干模样,领着贾琰径直踏入了库房。
国朝的兵甲一般是由兵部、工部、户部分工协作,兵部武库司主导兵器定式、备案与核销,工部虞衡司审核工程物料经费,户部则统筹局厂收支及薪资核发,几乎所有的兵甲由工部制造,再行送往兵部备案,或存储起来,或下发边军、京军。
工部虞衡司仓库做为一个中转站,存储了一些新制兵甲,要是没有圣旨,贾琰也不可能直接从这里领取所需兵刃、甲胄等物。
兵部那边的东西都拨付给了京营及征北军,足足二十万人要武装起来,哪里有空管他。
“政叔。”
“我要三百副一石的短稍骑弓,配备九百壶箭。”
“长矛五百柄,腰刀一千把,另需布面甲八百具,全要最新最好的。”
环顾四周,贾琰有条不紊的开口道。
“好。”
贾政给了身旁小吏一个眼神,小吏匆匆下去安排了。
大乾的箭囊通常是三十支羽箭,其中重箭(鈚箭)占15支,轻箭(快箭)10支,哨箭3支,火箭2支,九百壶箭大约27000支,数量已经不少了。
“政叔。”
“听说国朝火器制造也在虞衡司。”
“我想看一看。”
这时,贾琰提出了一个要求。
“嗯?”
贾政愣了下,自大乾开国以来,火器研制主要以守备为主,大多数架设在城墙上的重炮,即仿制欧洲的长身管、纺锤形结构火炮,被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