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新贵登门齐拜君侯,何去何从?! (第1/3页)
“爷!!!”
一行丫鬟端着茶点入内,一一摆放至桌案上。
“诸位,就座吧。”
贾琰伸出左手,示意道。
“嗯。”
牛继宗、柳芳、侯孝康仨人落座左侧,王子腾、年羹尧、岳钟琪、张广泗落座右侧。
两伙人分别代表了以贾琰为首的勋贵势力:开国一脉、雍平一脉。
“呼!”
端起茶盏,贾琰吹了吹,这才抿了一口,淡淡道:“有人动了。”
‘咯噔!’
下首众人心中一激灵,全都不约而同的抬头。
“贤侄。”
“难道是元从勋贵坐不住?”
牛继宗率先开口问道。
其它人还不太理解,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
“他们还不敢有这个心思。”
“太上皇一日不变,元从一脉就会牢牢地钉死在十二团营。”
“不过,有些人就不一样了,鬼蜮心思从未改变过。”
把玩着茶盏,贾琰脸上露出了耐人寻味的表情。
“听闻太上皇赐了君侯,锦衣军都指挥使一职。”
“可是与此事有关?”
王子腾向来喜好钻营,直接出言道。
什么?
闻言,牛继宗等人脸色骤变。
锦衣军都指挥使,这不是一个什么好差事,人嫌狗厌,堂堂国朝武侯、从一品骠骑将军安排到这个位置上,这哪里是加恩,这简直是在羞辱贾琰。
“不行,绝对不行。”
“我要去宫中问问,怎能如此?!”
镇国侯牛继宗气不过,蹭的一下起身,正欲离开,侯孝康、柳芳的脸色一样阴沉如水。
就连新近来到神京的岳钟琪、年羹尧、张广泗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皇室在做些什么?
“牛叔父!”
贾琰轻喝一声,制止了牛继宗。
“贤侄。”
“贾家为大乾流了多少血,太上皇怎能这么做?”
牛继宗直面贾琰,神情激动不已。
“是啊,贤侄,我们不能允许这种事发生。”
“太上皇让开国一脉心凉!”
侯孝康、柳芳同样忿忿不平。
“稍安勿躁。”
看了看三人,贾琰处变不惊道:“开国不足百年,勋贵势力根深蒂固。”
“元丛一役后,太上皇扶起了元从勋贵一脉,用以制衡开国一脉。”
“这些人里面,有前明忠臣,前明叛将,编织起了一张新的网络,死死地压制住开国一脉。”
“这一仗下来,开国一脉死灰复燃,又新添了雍平一脉,我这个武侯地位超然,要是再握着实权,别说太上皇坐不住了,今上怕是得铤而走险。”
轰!!!
一言落下,整个正厅一片寂静。
牛继宗三人脸色始终难看,王子腾四人这才明白了其中缘由。
“贤侄。”
“可怎么样,你也不能做这个锦衣军都指挥使啊。”
“自古以来,执掌间作组织的人,哪个能有好下场。”
牛继宗当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他还是要为贾琰鸣不平。
“是啊。”
侯孝康、柳芳齐声劝说道。
回过神来的王子腾四人一样目光灼灼的看着他。
“牛叔父以为锦衣军真的会听我一人之令行事?”
“锦衣军里面有太上皇、今上、义忠亲王等等,多少势力掺杂其中,说筛子都是好听了。”
贾琰嗤笑了声,丝毫没有掩饰对锦衣军的瞧不起。
这支势力从一开始就不纯粹,吸收了前明锦衣卫、东厂的人手,又怎么能用得上?
要是堪用的话,太上皇、雍平帝何至于自己建立新的间作组织。
‘.’
牛继宗等人你看我,我看你,倒是一点都不意外。
“钟山伯说到点子上了,这锦衣军都指挥使是一个工具。”
“皇室指望着我替他们收拾那些人。”
撇了撇嘴,贾琰玩味道。
“这”
牛继宗三人尚且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年羹尧、岳钟琪、张广泗心中大惊。
一门两公的贾家,被誉为勋贵之首,现如今又出了一位武侯,对国朝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不负重望。
皇室这是在做些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计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