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 第一百零八章:帝王的恐惧,雍平帝:谁能握得住这把刀?

第一百零八章:帝王的恐惧,雍平帝:谁能握得住这把刀?

    第一百零八章:帝王的恐惧,雍平帝:谁能握得住这把刀? (第2/3页)

清江伯、临洮伯姑且不算。”

    “镇国侯、理国侯、修国侯,国朝一共四个侯爵,听从他的安排。”

    “他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他在教朕做事?”

    提及此,雍平帝手中拿起一份奏章,重重的拍在御案上,怒火中烧。

    下首的苏培盛连忙示意周遭的小太监离去,接下来的话,可不是他们能够听的。

    “陛下可知武侯在做什么?”

    没有直接回答雍平帝的问题,邬思道话锋一转。

    “他在做什么?”

    雍平帝冷厉的眼眸中掠过一抹疑问之色。

    “启禀陛下。”

    乾清宫掌宫太监苏培盛开口道:“这几日,武侯在贾家闹出了不少动静。”

    “荣国府大房入主正堂,工部员外郎贾大人的正妻圈禁在府中。”

    “贾家在都中的八房,凡是没有及冠的子弟都参与了一场考校,最终留下来的人只有十五个。”

    “这十五名贾家子弟都由武侯的十二亲卫亲自调教。”

    ‘???’

    听到这话,雍平帝一脸懵,贾琰已经是武侯,另开一府,何必去理会宁、荣二府。

    站在国朝顶点上的人物,居然在忙着清理内院,还有空培养族中子弟,这不叫大材小用,这叫什么?

    “陛下。”

    邬思道看见雍平帝的表情缓和,这才继续道:“武侯上书切实的考虑到了国朝如今的积弊。”

    “难道整顿吏治、取缔卫所制、增进财政收入不是陛下的心愿吗。”

    “从卫所着手,将军户改为民户,设立府、县,两千万百姓,四百万顷良田,这可都是额外的赋税。”

    “单单是这几十个府、数百个县,需要成千上万的官员,陛下一直以来想要提拔寒门士子,改变前明以来,朋党盛行的局面,这便是最佳时机。”

    一言落下,满殿陷入了平静之中。

    雍平帝沉思了片刻,说道:“先生所言不无道理。”

    “贾家子文武兼备,只他提到的摊丁入亩、改土归流之策,朕深有同感。”

    “父皇在顺康四十三年颁布诏书:‘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本意是改变一直以来,赋税繁重,致使百姓民不聊生的局面,但这一举措治标不治本。”

    “摊丁入亩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百姓不必再困窘于赋税繁重,积极垦荒、生育,从而促进国朝的繁荣。”

    “通过对卫所制军户转民户的举措,从而放开对户籍的控制,无法生计的百姓可以自由迁徙谋生,不单单是利好武安侯国,更是利好国朝一些偏远地区,像西南、两广、西北、关外。”

    “朕恼火的并非他有才,而是他的桀骜不驯,大可多上几道奏章言明这些事,偏偏只有三道奏章,国朝侯爵、伯爵,正二品武官乃至从一品武官的任用在他手里如此轻而易举。”

    “休说他只是一个武侯,朕这个皇帝都做不到为所欲为,他心中可还有君臣之义?”

    ‘咯噔!’

    苏培盛瞳孔狠狠一缩,头更加低下了。

    “陛下,武侯只有十六岁,难免年少气盛。”

    邬思道耐心的劝说道:“先斩后奏,把临洮伯调任蓟镇总兵确实逾矩。”

    “蓟镇总兵祖翀出身祖家,与元从一脉的崇安侯府世代姻亲,势力在蓟镇根深蒂固。”

    “要是正常的旨意下发兵部,还没等岳钟琪到任,蓟镇一切就都掩盖在了黑暗下。”

    “到那时,如何通过整肃蓟镇,达到清理卫所,掀开这场整军的大幕。”

    “只有拿下了祖翀,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并收拾蓟镇将领及治下卫所官兵,血淋淋的贪墨真相摆在朝堂之上,六部才会同意陛下,太上皇亦不可能阻止。”

    “朕知道了。”

    双眸漠然,雍平帝内心浮现不知道多少情绪,最后都压了下来,下达诏书:“拟旨,临洮伯岳钟琪忠心为国,骁勇善战,调任蓟镇总兵,配合锦衣军查处蓟镇贪墨军饷、上下勾结诸事。”

    “钟山伯王子腾任天津水师提督,负责筹建天津水师,以卫国朝北疆沿海;清江伯张广泗授平西将军,募苗兵5万,平叛大、小金川,从朕的内帑分别拨付一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