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 第一百零九章:姜还是老的辣,太上皇掺沙子!

第一百零九章:姜还是老的辣,太上皇掺沙子!

    第一百零九章:姜还是老的辣,太上皇掺沙子! (第3/3页)

    “奴婢告退。”

    戴权知道这位皇帝对自己不甚喜欢,麻溜的离开。

    “吱嘎!吱嘎!”

    伴随着一阵木轮摩擦地板的刺耳声音在殿内响起,角落处出现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身影。

    “先生。”

    雍平帝注视着殿外的夜空,幽幽道:“朕做得到底是不如父皇的意。”

    “北直隶改为河北行省,置十一府,这等小事,父皇还要亲自交待一遍。”

    “河北将军,五万河北卫军交到阎谦手里,元从一脉的势力从十二团营延伸至整个河北。”

    “这五万人与其说是为了稳定河北行省,倒不如说是钳制朕,保定距离神京不足300里,稍有变动,五万人瞬息而至,河北卫军与十二团营一内一外,京师三大营的均衡之势已然被打破。”

    “陛下且宽心。”

    邬思道皱了皱眉,劝谏道:“太上皇所为或许并非是针对陛下。”

    “一旦北直隶卫所全部裁撤,五万卫军握在镇国侯手中,开国一脉的力量未免太强了。”

    “太上皇之所以定下河北行省循例,恰恰是支持陛下对国朝军制、地方的改革。”

    从他的角度来看,太上皇的所作所为恰恰是支持雍平帝的表现,单单任用元从一脉的人掌管五万河北卫军并不能说明什么,朝中能用的将领太少了,除去亲近武侯贾琰的人,剩下的便是元从一脉。

    五万河北卫军握在牛继宗手里,京师三大营十二万人,蓟镇的岳钟琪同样亲近贾琰,宣府镇还有五万战兵,岳家人未尝不是跟岳钟琪一个态度,光是京畿内外,贾琰直接间接控制的兵力将达到可怕的27万。

    开玩笑,27万大军掌控在一个臣子手上,太上皇睡不觉,难道陛下就睡得着了?

    心怀利刃,杀心自起,谁能保证贾琰握着如此之多的军队会规规矩矩的做一个臣子。

    “是与不是,待日后再见分晓。”

    雍平帝眼神复杂的说道:“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这些军户的安排。”

    “岳钟琪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捷报,蓟镇这些将领及其家眷多达上万人。”

    “核查后的军户人口112万,良田两万五千六百二十一顷,清点过后的金银细软折合一千三百万两。”

    “他把难题抛给了朕,这些人、田地、金银如何处置。”

    “先生有何教朕?”

    两百多万亩田地,接近国朝赋税一半的抄没说得,这还不包括北直隶剩下的十几个卫所。

    财帛动人心,哪怕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这一刻也有些情不自禁。

    “陛下。”

    邬思道正色道:“臣以为应当将田地全部分给军户百姓,由官府出具地契、田契。”

    “这些田地分下去,军户百姓一人不过2亩,但他们对陛下的忠心足以胜过千军万马。”

    “五万河北卫军都出自这些军户,还有五万蓟镇边军,陛下所为能够收十万大军的心。”

    “至于抄没所得,应先行支出宣府镇、蓟镇边军军饷,再支出河北卫军军饷。”

    “这不单单关系到河北行省,同样关系到山西、陕西行省,更要成为日后国朝的常例。”

    “嗯。”

    微微颌首,雍平帝想了想,唤了一声:“苏培盛。”

    “京军的军饷是多少?”

    大乾如今只有京军是募兵制,卫所兵、边军都是由军屯支付大部分开支,再由兵部拨付一部分现银。

    “启奏陛下。”

    乾清宫掌宫太监苏培盛不假思索的汇报道:“目前,京师三大营、十二团营军饷都是月银。”

    “步卒1.5两、骑兵2两,都中的米价每斗200文,即每升20文(一升米重1.25斤,十升为一斗)。”

    “哦?”

    雍平帝挑了挑眉,24万京军一年军饷支出约400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PS:锦衣军官帽颜色分为红、黄、蓝、白、绿、黑六色,袍颜色分为紫、绿、赤、青、黑五色,对应各级官职(都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镇抚、千户、百户及以下)

    通常成年人每年需要约120斤至180斤大米,18两银子可购得米1125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