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归心似箭 (第3/3页)
冥想,仍无良策。
那人不在,图纸难成,心中如蚁噬般难受,遂借此向诸葛亮求教。
毕竟,诸葛亮精通机关之术。
待图纸完善,连弩制成,定要让他大开眼界。
黄月英指向图纸:“诸葛公子,这几处该如何调整?”
诸葛亮闻言轻笑,但仍专注审视图纸。
黄承彦在一旁摇头,本想将女儿许配给诸葛亮,怎料女儿坚决拒绝,还离家多时。
他担心逼迫过甚反致不良后果,遂决定暂缓婚事,转而设法让这对青年男女多接触,以期感情自然增进。
今日闻诸葛亮隐居于卧龙山,便携女前往探访。
起初女儿不愿同行,直至闻诸葛亮或能解其心中疑惑,方勉强答应。
此刻见诸葛亮沉思之态,黄承彦心中暗喜,以为诸葛亮若能解开图纸之谜,女儿之心自会为之所动。
半时辰后,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确有过人之处,才智超群。
尽管初览图纸,却已指出多处缺陷,只是关键之处,仅凭智慧难以突破,尚需反复试验以臻完善。
对此,诸葛亮坦言无法速解。
黄月英闻言,顿感失望,心中暗叹此行徒劳。
“黄姑娘,可否让我抄录一份图纸?我将细心研读,一旦有所进展,必当相授。”
诸葛亮问道。
黄月英本欲推辞,却被父亲抢先答应:“无妨,就拜托孔明了。”
诸葛亮点头,唤书童取纸笔,依图绘制。
片刻间,图纸已成,墨迹犹新,诸葛亮小心收起,置于怀中。
“父亲,我们走吧?”
黄月英急于离去。
恐他人知晓她与陌生男子共处良久,会遭责备。
黄承彦本想借此机会让女儿与诸葛亮多交流学问,但见黄月英归心似箭,只得轻叹,笑道:“孔明,我与小女先行一步,日后必再来访。”
“我送送先生与黄姑娘。”
黄承彦与司马微有旧,曾指点于他,称“先生”亦不为过。
三人步出草屋,恰遇在外等候的刘备三人。
黄承彦一眼认出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