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已失民心 (第2/3页)
,倾国倾城。
曹操好色,若甘夫人落入其手,刘备不敢想象后果。
然而,刘备束手无策,只能安慰张飞:“翼德勿忧,我们须即刻前行,过了当阳桥,便安全了。”
“嫂嫂之事,暂且勿虑,脱险后,我自会派人寻找。”刘备摇头回答。
不久,众人抵达当阳桥。
此桥横跨小河,宽约七八米,长约数十米,每次仅容十余人通过。
刘备麾下有两万余士兵及众多难民。
若待众人逐一过桥,曹操恐已兵临长坂坡。
“速建浮桥,先运粮草辎重,百姓与军队一同渡河。”
于是,当阳桥上出现奇异一幕:
少数百姓与刘备军士共筑浮桥。
百姓虽有怨言,但闻过桥可逃曹军,便忍气吞声。
夏侯惇率军追击刘备时,曹操亦至襄阳,蔡瑁开城投降,被封为上将军及水师大都督,掌管水师。
蔡瑁感激不尽。
最终,蔡瑁的所有愿望都得到了实现。
行进至襄阳城途中,蔡瑁忍不住向四周张望,却未能找到那个熟悉的影子,不禁疑惑地问道:“丞相,不知那日来襄阳与微臣商议大事的那位先生究竟是谁?微臣……”
“咳咳……”
蔡瑁话未说完,曹操已冷着脸剧烈咳嗽起来,随后目光如炬地盯着蔡瑁,冷笑两声:“你想知道吗?好,我告诉你。”
蔡瑁连忙上前恭敬行礼,却发现曹操脸色阴沉,双眼寒光四射,杀意尽显。
蔡瑁心头猛地一紧,冷汗涔涔而下,慌忙跪倒在地,满脸惊恐:“丞相,末将知错了。”
“进城吧。”曹操挥了挥手。
若非蔡瑁还有些用处,单凭他方才那两句话,曹操早已发怒。
这段小插曲就此结束。
曹操随蔡瑁进入襄阳城。
后方,荀彧、程昱、荀攸、贾诩等谋士紧紧跟随。
几位谋士边走边相互对视,满心疑惑。
“蔡瑁所说的那位先生到底是谁?”荀彧边走边问身边的人。
“从未听说过,但从主公方才的神情来看,此人必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