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卧龙先生,果然名不虚传 (第2/3页)
念及此,鲁肃暗自叹息。
“子敬何故叹息?”
诸葛亮察觉,问道。
“哦,一时感慨,无妨,无妨!”
鲁肃摆手掩饰。
但鲁肃纯真,不善说谎,虽掩饰得快,却被诸葛亮洞悉,令诸葛亮心生忧虑。
“江东疑虑渐深,须早作打算。”
诸葛亮决定,取得江东十万粮草后,即赴鄂城,以防生变。
雾中,二十余艘小船悄然驶向岸边。
甘宁领头,衣衫简朴,凝神听鼓,片刻间便定位了诸葛亮的草船。
“命令,于两百步外停驻!”甘宁下令,“箭雨停歇后再行动。”
“占据草船,把诸葛亮带回,交予丞相与军师。”他进一步指示。
“是。”
甘宁一声令下,小舟迅速抵达指定位置,锚定静候。
敌箭终息。
众人仿佛约定好一般,同时潜入水中,动静极小,几不可闻,被前方刘军的呐喊掩盖。
甘宁等人如鱼得水,迅速逼近草船。
诸葛亮对此毫无知觉,就连身后的关羽、张飞也未察觉。
两人正诧异箭声骤停,交相称赞。
“三弟,听见没?军师确有真才实学,非浪得虚名。”关羽笑道。
“或许只是孔明好运罢了。”张飞对诸葛亮仍存疑虑,闷声回应。
“你呀……”
关羽摇头,深知无法说服他,遂缄默。
“今夜我等似乎无事可做。也好,等军师安全带回箭矢,我们便可启程鄂城,免受东吴之辱。”关羽捋须而言。
“嗯。”张飞点头。
他早已受够了东吴的轻视。
若非刘备制止,他早已忍无可忍,欲先除孙权,再斩周瑜,给江东一个教训。
但这只是幻想。
“传信!”关羽下令,士兵即刻点燃火把,高举摇晃。
刘备远望前方,火光正是他与关、张约定的信号,面露喜色,大笑不止。
“吴侯,大都督,看,我二弟、三弟传来捷报。”
“想必军师草船借箭之计已成。”
计谋得逞,刘备心头大石落地,信心倍增。
孙权亦望见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