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岂能与之联手 (第2/3页)
予酬劳,鼓励他们创新生产。
革新工艺者获重金厚赏,以激励工匠热忱。
水军招募与训练并行不悖,蔡瑁、张允主其事,苏晨无需深涉。
另,江东践诺,赠重礼,苏晨遂释鲁肃,遣人护归。
连日奔波,终理毕要务,余琐屑由曹仁接手。
一日,苏晨乘舟自江陵渡向江夏,因对甘宁调兵有所疑虑,故亲临督战。
数十万百姓待安置,稍有不虞,恐生纷扰。
正当苏晨启程,柴桑渡头,孙权已候多时,面露难得之悦色。
鲁肃归,孙权欣悦异常。
未几,曹营战舰抵岸,鲁肃离舟,孙权亟步迎上。
“子敬,终得归也。”孙权笑语相迎。
鲁肃见孙权亲迎,心怀感激:“肃何德何能,劳主公大驾!”
“子敬此言差矣,岂生分矣?”孙权执其手,微责之。
“吾为曹贼所俘,颜面尽失,怎敢如此劳烦主公。”鲁肃摇头,神色自责。
“子敬,此岂怪你。”孙权不悦,“皆诸葛亮之过,那小计,竟被曹操识破,可笑至极。”
孙权语中轻蔑显。
“不然!”鲁肃正视孙权,正色道,“主公,孔明草船借箭之计确为妙计,且孔明才华横溢,唯遇强敌。”
“哦?”孙权讶异,“子敬何以言之?”
“吾虽陷曹营,却借机探得其秘。”鲁肃随孙权登车,对坐续言,“主公素好奇曹操身边神秘谋士?”
“正是,此人屡设诡计,可恶至极!”孙权颔首。
“此人乃曹操新聘军师祭酒,胆略非凡,行事诡秘莫测。”
鲁肃言:“我于曹营多方探听,其姓名却始终未知,唯偶尔闻人呼其为苏祭酒。”
孙权问:“苏家?”随即联想到荆州望族。
思忖半晌,荆州苏家无印象,又念及江东,亦无显赫苏氏。
线索全无,孙权苦恼。
“此人真有如此能耐?”孙权转而问鲁肃。
鲁肃答:“岂止能耐,主公,他不仅识破诸葛亮草船借箭之计,庞统连环计、大都督苦肉计,亦皆被其看穿。且那陈群南渡江东索质之计,亦出自他手。他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