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令公大恩,备永生难忘 (第1/3页)
“只是庐江的世家,因主公突然离去,有人从中捣乱,使得粮价上涨了一两成,主公需有所防备。”
诸葛亮话音刚落,刘备气得脸色铁青。
世家的反击竟如此迅速,粮价上涨虽不多,但积少成多,总体花费惊人。
还好庐江的几个大家族如刘家、黄家等识大体,并未因主公前往江夏而责怪,反而提供了粮食和资金支持。
否则他根本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购买粮食。
但正因如此,他对这些家族更是感激不尽,这份人情早晚要还。
这时,庞统忽然说道:“主公,我有一计,能让庐江世家自相残杀,不敢再与主公为敌。”
“士元,万万不可!”
诸葛亮连忙阻止,“主公已对庐江世家有所亏欠,若再设局对付他们,虽能暂时解决问题,但长远来看对主公不利,恐会招致天下世家的猜忌。”
他怎会没有想过对策?他谋划的计谋并不少!
但正如之前所言,既然主公已对世家有所亏欠,再与他们争斗便是自绝后路。
除非主公永不回庐江。
况且时间紧迫,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何必在此与世家纠缠?
因此诸葛亮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与世家交恶。
但他没想到,士元竟会当着主公的面提出此计。
以士元的性格,那些世家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一旦如此,便真的与庐江世家结仇了。
即便得到黄家、刘家等家族的支持,主公亦未必能占上风。
刘备内心已生动摇。
世家大族正无情地榨取他的资源。
若不予以惩治,他心中难以平复。
然而,见诸葛亮反对,刘备又陷入犹豫。
这时,侍从进门禀报:“主公,军师,赵将军回来了。”
“快请子龙进来。”诸葛亮神色突变,急切地喊道。
赵云持枪步入,行礼道:“见过主公,军师,士元先生。”
诸葛亮疑惑地问:“子龙,我不是让你去城里买粮吗?为何这么早回?”
赵云答道:“军师,城中粮店已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