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铸犁为剑、铸镰为枪 (第1/3页)
    大地秋回,一元复始,而如今已是冬季。
    播种的时节,早已过去。
    当那以月作时的钟面,将时针指向十一末时,意味着巴勒斯坦的雨季开始了,先前播下的种子,也该迎来了催促它们发芽的冬雨。
    穷苦人们,赤身裸体,毫无遮盖,然而当雨落下时,于寒冷中,纵然身被淋湿,却由衷地、重复地喊出:感谢天父赐下这雨!
    每一句感恩,都是对天父的忠心承诺,也是对未来丰收的希望。
    那一滴滴落下的雨水,则仿佛是上主的回应,使之渗透进大地,带来新生机。
    斯卡尔村的教堂敲响了钟声,伴随着一下下的钟声,在这冬雨的时节中,迎来了主的日子。
    主日是每一周对基督复活的庆祝,所有的人都当在这一天不论是否参与敬拜,都该放下手中的活计进行休息。
    只不过,斯卡尔村中的大多数人,还是会想方设法挤进教堂,参与这周末的敬拜。
    盖里斯与一旁的几个少年,布置好敬拜所需的礼器,招呼着那些来客。
    同拉布雷特庄园的教堂不同,斯卡尔村这边的教堂,要小上不少,整体的建筑材料,也是以木头为主。
    虽然不怎么豪华,但在布局与采光上,合理许多,因此反倒显得格外温馨。
    至于给盖里斯打下手的少年,则来自附近各个村庄。
    从一开始,盖里斯就将教育视为重中重,无论是斯卡尔村的幸存者孩子,又或者从蒙特雷村那边招募的门徒,盖里斯都是带在自己身旁悉心教导。
    这些少年人,聆听着盖里斯的教诲,被教导识字以及明悟天地间的常理。
    那水因何顺流而下?非乃河中仙子所为。
    那病因何波及他人?非乃冥界死神所做。
    天地之间除去上主别无它物,人不识主,却能以哲学与科学,鉴赏天地之美,赞叹上主之伟。
    这些人中较为聪慧,识字更快的那些,更是被盖里斯视为了教团的种子。
    他们犹如学徒一般,每当需要举办基督圣事时,都会被盖里斯带在身旁,让他们帮着盖里斯打下手,记住圣事的仪轨,了解信众们的所求。
    当这些少年人出师的时候,盖里斯的教团才算真正成型。
    毕竟,总不能真指望那群前伊斯兰教伊玛目帮自己传教吧。
    礼器准备完毕,每周一次的【主日敬拜】开始了。
    【主日敬拜】和【弥撒】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并非一回事。
    粗暴点说,就是宗教改革后,新教将【弥撒】进行了简化,得出了【主日敬拜】。
    当然又并非仅仅是简化,实质上新教的【主日敬拜】与天主教的【弥撒】这两种宗教仪式,在神学意义上也已经发生了一定分野。
    新教信徒普遍认为,主日敬拜是对耶稣基督的纪念,而非重复耶稣的牺牲。信徒通过敬拜来反思和学习如何在生活中追随基督的脚步。
    天主教认为弥撒是对耶稣最后晚餐的重现,是一种神圣而庄严的仪式,强调信徒与基督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对救赎历史的纪念。
    而盖里斯之所以选择后世新教的【主日敬拜】作为自己教团的宗教仪式,其实也没想的特别深。
    主要还是因为【主日敬拜】这玩意,更加灵活、更加简单,更加容易让身边的少年上手。
    正式的天主教七圣事,各种宗教仪轨,可谓是极尽繁琐,想要把一群白纸少年教会,这里面的要花的精力那可太长了……
    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