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坏事也可以变好事 (第1/3页)
德拉贡上将愣了一下,然后苦笑着摇头,“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不过要是实行起来……”
“难度太大了,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能做成就好了,哪怕当时用莱茵区换也行。那时候没有美国的干扰。”
科曼也知道,撒丁岛虽然没什么资源和物产,但位置却十分重要,哪怕是现在被法军占领,想要吞并也十分困难。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都不会同意,这涉及到了西地中海的制海权。
哪怕就是不吞并,因为科西嘉岛的主权是法国的,法国仍然天然对西地中海有影响力,要是连撒丁岛都吞并的话,这就板上钉钉了。
科曼把目光从科西嘉岛移除,看向法意边境的位置询问,“当地有法语区么?”
“瓦莱达奥斯塔是法语区。”德拉贡上将伸出指着意大利西北部回答道。
“那就吞并这里。”科曼果断的回答道,“必须在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造成既成事实,我们部队过去把意大利语人口全部迁移,然后公投造成既成事实,看起来面积并不算大,应该不会引起那两个可疑盟友的激烈反应。还有就是德国的萨尔区。”
科曼有指向了德法边境,法国的农业条件自然是没的说,在欧洲算是首屈一指,但工业发展的原材料嘛?反正要不是二十一世纪法国仍然在非洲有一定的影响力,光凭借法国本土的基础条件,根本无法和工业更胜一筹的德国相提并论。
和萨尔区相比,瓦莱达奥斯塔的难度比较低,在科曼的记忆中意大利虽然在二战当中表现出来了站队功力,但绝对不是毫发无伤,意大利也割地了。
南斯拉夫在战后就没给美国面子,没有归还意大利的土地,尤其可见美国的面子只在西欧有用。
意大利被南斯拉夫占领的土地包括,伊斯特拉半岛大部(除的里雅斯特外)。达尔马提亚的扎达尔和部分岛屿,大约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与之相比,瓦莱达奥斯塔本来就有法语人口,面积不过三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十万,算是相当好操作的,难道法国都不如南斯拉夫了?
“瓦莱达奥斯塔、撒丁岛和萨尔区?”德拉贡上将目光从三个地区一扫而过,权衡道,“有两个地区有把握拿下就算是大赚……”
“但要同时推进三个,我们掀了房顶,就有人给我们开门了。”科曼补充道,“萨尔区其实好解决,德国一旦战败面临的是全欧洲的敌视,我们从占领萨尔区开始就迁移人口,不能让这些德国人继续留在萨尔区,用人口置换的办法把萨尔区的人口换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