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准尉和准将 (第3/3页)
之后,战后初期的法国四大党派也变得别无二致,法共不在特殊,那就和其他三大党派是一样的,在议会制和总统制的斗争当中,戴高乐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不得不宣布退出政坛以示抗议。
戴高乐不得不为自己的政治水平交了一次学费。
而现在戴高乐没有一下子对法共采取强硬态度,而是通过立法等政治手段来操作,就是戴高乐觉得自己的能力可以战胜这些政党,建立总统制,让法共先做一段时间靶子,转移其他党派的注意力。
科曼不用对德拉贡上将解释的太明白,反正法国政治的碎片化,无损于军队的权威,甚至反过来导致军队在长期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当中势力进一步膨胀,进行了一句话总结,“将军应该是故意留着法共,转移其他党派的注意力,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我也不知道。”
“戴高乐将军让军队拟定一份,抢夺德国国防工业的计划。”德拉贡上将听了之后又想起来了今天在市政厅和戴高乐的对话。
“这件事交给我来拟定就行。”科曼也不客气,他是一个准尉,但不排斥做准将的工作,“其实盯着德国国防工业的国家不止一个,美国肯定有类似的计划,不过没关系,美国人的德行相信父亲还是了解的。”
德拉贡上将立刻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就好像是真的了解,但其实跟本不了解,不过英国人说过,美国是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
蒙哥马利之所以一直不服艾森豪威尔,也是因为以他为代表的英国军人,认为美军的战斗力很差。
科曼说的东西和德拉贡想的不一样,科曼说的是美国对科研人才的不尊重,直白点说就是美国大众认知这一块有问题,美国不尊重普通的科研人才,美国尊重什么呢,尊重的是爱因斯坦那种科研人才。
在二十一世纪的表现就是,美国对普通理工科人才心中有轻视,但对已经证明过能力的顶尖科研人才十分重视。
在留学和本国教育当中,学霸是人人可欺的书呆子,但对于那种随便学习如同喝水,各种社交都不耽误就一骑绝尘的学神又充满崇拜,既要也要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