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胜利日暴动 (第2/3页)
府四大党派齐聚在市政厅,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德国刚刚投降,非洲就传来了坏消息,人们的好心情甚至没有持续一天。
军方将领德拉贡、塔西尼还不在巴黎,乔治皮杜尔言辞激烈,“这有什么可说的,我们犹豫一分钟都是对国家的不尊重。”
“法国必须恢复在海外领地的权威。”戴高乐没有考虑太久就拿出来了决议,“调集军队立刻恢复阿尔及利亚的秩序。”
“可是财政问题已经很大了,光是军费开支就已经超过两千亿法郎,公众开支以及重建还需要两千亿法郎。”孟戴斯作为紧缩理论的支持者提出财政问题。
“可以用通货膨胀解决问题,当然生活必需品可以进行适当的价格冻结。”财政部长普利文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可以从德国人身上想想办法,我记得德拉贡将军曾经希望,吸收一部分德军加入外籍军团当中,帮助我们控制住殖民地。”
“要分化我们的敌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当地还有几万意大利战俘,释放他们顶住这一波暴动,为调集军队争取时间。”
乔治皮杜尔给出自己的看法,“中东不是有两百多万第一集团军的家属么?马龙派肯定更为可信。”
“就这么办,战争结束了,德国的占领军不需要这么多。让塔西尼将军来领导这一行动。”戴高乐斩钉截铁的道,法国在战后肯定要把军力放在殖民地,只不过就算是戴高乐本人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快,胜利日当天就发生了暴动。
德拉贡上将立刻将手中的几个师划归给塔西尼将军指挥,两人都是军方将领,同在法军服役理应互相帮助。
奥地利法占区越发的混乱,尤其是拦截德国人这件事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仅仅是拦截的话压力还没有这么大,主要还是审问,这就很消耗时间了。
而且似乎问题不仅仅来源于北方,法占区还和南斯拉夫接壤,似乎那里也有一个二战边缘群体。
“有几十万南斯拉夫人在奥地利边境。”阿兰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不得不打扰好像坠入爱河的科曼,“南斯拉夫边境的兄弟部队已经紧张起来了,不知道这批人是什么目的,当中有大批武装分子。”
“哦,他们。”科曼一听就知道这不是南斯拉夫几个轴心国势力,正在被铁托追杀么,属于是轴心国余孽。
科曼直接摆着手指头算了一下,阿尔及利亚有一百二十万法国移民,有两百万左右的中东各地的基督徒,多说四五十万的亲法穆斯林,十万意大利战俘和移民,以及不到二十万流放的法奸。
那么非阿尔及利亚人就有四百万的数字,再从非洲各地的法国移民上面想想办法,再加上这批南斯拉夫人,能够凑够五百万基督徒和欧洲移民。
“你说这批人要是移民到阿尔及利亚怎么样。”科曼反问阿兰,阿尔及利亚虽然大部分是沙漠,但住个两三千万人还是没问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