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这是英国的责任 (第1/3页)
科曼从来都是偏向于苏联的军工企业体系,美国的军工产业法国根本就玩不动,只有美国可以这么玩。
美国军工产业大力出奇迹根本不是后来的问题,在二战英国制造一艘战列舰的价格,美国只能制造一艘重巡洋舰。
美国的战斗机从第一架出厂到第一万架出厂单价不降,都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稍微注意一下就知道,美国已经建国超过一百五十年,怎么可能很多问题是战后才出现的呢,必然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苏联是真存在体制优势这个东西的,只不过苏联自己并没有发现,最为令人捧腹的就是,美国声称苏联军费超过美国,完全是穷兵黩武的时间,是在一九六八年。
这个时间苏联只有一次军事行动还马上结束了,美国却在越南大打出手。
结果美国说没有陷入战争的苏联,在军费上已经凌驾于在打越南战争美国之上,科曼认为这是相当不要脸的举动。
要是学习美国的军工产业布局,法国距离二十一世纪的欧盟也就不远了,欧盟二十七国比不上朝鲜对俄罗斯的支持已经近在眼前。
撼动旧有格局,必须要引进新的竞争者,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从德国的军事遗产另起山头虽然现在只是一个想法,但总是要试一试。
六月八日,胜利日一个月之后,德国元首邓尼茨海军元帅也已经被捕半个月,奥地利和南斯拉夫边境,出现大量难民,这些难民扶老携幼,形成了庞大的洪流,涌入了处在特殊时期的奥地利边境。
边境的法军竭力阻止而且鸣枪警告,但是阻挡不了这个庞大群体,谁让英占区的驻扎英军还没有抵达,而法军明显人数不够呢。
不得不说这股难民潮爆发的时间特别巧,简直就像是某个在瑞士边境度假的中尉测算过一样。
奥地利人肯定是不愿意其他国家的大量难民涌入自己国家,可奥地利此时已经投降,占领军尤其是英国占领军还没有抵达的缺失,造成了这一后果。
法军主要工作都是在阻止德国战犯外逃,对这一行为根本没有心理准备,不过法军司令部还是马上做出了应对,从意大利和瑞士边境抽调了不少兵力支援,法军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巴伐利亚的法军别说本来就距离遥远,过来也只会当仪仗队,就算是更近一些,这也不是法国的责任,主要是英占区出现了漏洞,全怪英国占领军还没有到位。
科曼所在的青年师安条克团也接到了支援命令,导致封锁边境的工作更加雪上加霜。
“唔……”科曼终于结束了一番口舌之争,古德隆希姆莱潮红的脸颊让他兴奋不已,当即露出狐狸尾巴开始许愿,“我要保护你一辈子,我一定会早日当上将军,让你能够没有心理负担的和我在一起。”
在看空头支票这个领域,科曼并不是针对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