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傲慢的英国人 (第1/3页)
听到柯尼希将军这种,你在军界对我毫无威胁,但足以让军人名誉扫地的言论。
科曼勉强挤出来了笑容,他觉得必须阐述一下青年师和法军之间,完全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纠正柯尼希将军的错误认识。
但是最终科曼还是选择了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不过是老子在替法国负重前行的伟岸身影。
“我们部队的行为,就算是不被支持但至少应该被理解。这都是为了国家在四年当中的空缺,所追赶不得不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柯尼希将军其实完全可以理解,没想到科曼被自己一句调侃,就似乎崩坏了道心,看在法国军人未来接班人的份上,柯尼希将军进行了安抚。
他的安抚办法很简单,嘲笑一下英国人的磨磨蹭蹭,导致奥地利英占区难民涌入的笑话,“南斯拉夫政府正在对英国人喷口水。”
科曼不认识什么南斯拉夫政府,更加了解另外一个称呼,铁托兰科维奇卡德尔吉拉斯特务集团。
此刻的柏林经过了战争,以及之后一个月的苏军占领,一个月的时间,苏联人在怎么报复,该报复的也都差不多了。
至于躲在废墟边缘的受害者,谁特么会去关心,德国做初一苏联做十五,都是一报还一报。
科曼才不会去做愚蠢的圣母,为少数、一小撮、不具备普遍影响力、单纯的孤立事件讨回什么公道,公道自在人心,但科曼也知道人心本来就偏。
一直以来实践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理念的科曼,对这句话进行有选择的发挥,他对德国人的善意都已经倾泻在古德隆希姆莱身上。
至于其他的,都知道日耳曼人自立自强,绝对不受嗟来之食,他干涉太多不是瞧不起高贵的日耳曼?
法军控制约十分之一个大柏林市,毕竟人家是真正的二战三巨头,法国确实在贡献上面不能够和英美苏相比,估计也就比常公高了这么一点。
至于高的这么一点体现在哪里?科曼觉得主要体现在豫湘桂大捷之后的影响,以及法国是白人国家上面。
不过这并非是恒定的,东方大国在战争当中的贡献,取决于东方大国以后的国力在什么层次上面。
在六七十年代冷战的高峰期,战胜德国的主要国家并非是三巨头,早已经掉队的英国算个毛的主要战胜国?主要战胜国只有美国和苏联。
冷战之后再谈战胜德国的功绩,俄罗斯显然就已经不具备上桌的国力,就像是懂王说的,是美国拯救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
所以说子孙确实能够决定祖宗,法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从法国史学界高卢史观战胜日耳曼史观后,这个道理就已经得到证实了。
刚到柏林的科曼,立刻就被安排了一场军人联谊会,参加的军人自然是其他同盟国军官,世界大战才结束一个多月,英法美三国军队也刚刚进驻柏林,此时的同盟国军队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