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代言人的诱惑 (第2/3页)
会科曼道,“艾娃女士的外貌,是十分少见的。科曼觉得这样的女人,最终会落到谁的手中。”
“威廉先生,我是一个军人。”科曼虽然有一种看到美女裤腰带都紧了的感觉,但中年人的意志力还是发挥了作用。
他千里迢迢来到美国全都是为了法国以后的发展,绝对不是下三路主导个人行为。
“我懂。”范德比尔特三世觉得科曼就是脸皮薄不好意思承认,看破不说破的道,“男欢女爱和道德无关,艾娃女士又不是婚姻状态。”
艾娃加德纳第一段婚姻是嫁给了米基·鲁尼,对方已是当时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巨星之一。这段婚姻因鲁尼的风流成性而很快破裂,离婚时闹得满城风雨,此时的艾娃加德纳确实是单身状态。
科曼听了之后没什么反应,但心中似乎有一种喜悦的心情,面无表情的说道,“世界就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一般男人有这样的伴侣都是上帝显灵,可就是有人不珍惜。”
范德比尔特完全是一种拉皮条的心态,科曼觉得其实范德比尔特三世可以带领家族转型为爱波斯坦路线,说不定会更加成功。
德国波兹坦,丘吉尔刚刚贡献了不亚于波茨坦会议的名场面,开会的时候被英国选民换掉,以顾问的身份辅助艾德礼首相参加波兹坦会议。
整个波茨坦会议,并没有因为英国临时更换首相出现波折,最根本的原因是英国又不是这一次会议的主角,虽然名义上英国也是三巨头之一,但本次会议的主角只有两个,美国和苏联。
战争结束,美国和苏联不在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共同利益在减少矛盾在增加。
尤其是美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杜鲁门有意无意的表现出来了,美国对主导欧洲的企图。
这和斯大林所追求的截然相反,他握着标志性的烟斗,缓步走过长廊,身后跟着莫洛托夫和葛罗米柯。他的军队已经控制了东欧大片土地,钢铁洪流是实实在在的力量。
他对西方,尤其是新任的、缺乏经验的杜鲁门,带着一种审视和不容置疑的强硬。他想要的,是一个由苏联力量主导的、绝对安全的东部边界。
争论的焦点首先集中在波兰的西部边界。斯大林用指节敲打着地图,声音低沉却不容反驳:“奥得河-尼斯河线,这是波兰人民应得的补偿,也是对德国侵略的永久性惩罚。我国军队为此流尽了鲜血,这是既成事实。”
杜鲁门身体前倾,目光锐利:“大元帅,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代表合法权益。我们不能在没有国际共识的情况下,单方面决定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和数百万德国人的命运。这违背了我们在雅尔塔达成的原则。”
他特意强调了雅尔塔,暗示斯大林并未遵守之前的承诺。
除了要求美国和英国认可领土变更之外,苏联要求巨额赔偿,并要从其占领的德国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