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色列模式 (第3/3页)
本装备和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科曼非常不想法国继续在路线摸索上面浪费时间。
他记得法国战后的坦克发展并不顺利,重型坦克虽然是对标苏联的斯大林系列坦克,但是却因为苏联T-54/55等中型坦克的普及,重型坦克的价值受到质疑,最终项目失败。
至于轻型坦克项目倒是成功了,不过那款全重十三吨的轻型坦克,似乎最为出名的就是其惊人的吨位,能对付第三世界国家,但根本对付不了最大的假想敌苏联,就算是成功了,最大的作用是浪费了法国的研究时间。
“把德国的豹式坦克改一下,都比这两个方案有发展,至少不会浪费资源。”科曼对着德拉贡上将说道,“不然我们真的很长时间就要用美式坦克作为法国的主战装备了,想想就感觉难为情。”
“你还是好好研究一下定居点的建设。”德拉贡上将并不认为科曼对这种事也有发言权,直接道,“至于坦克的未来发展,还是交给专业的人。”
“好。”科曼觉得自己确实是有些跨界了,坦克发展的路线问题,最终还是要实践出真知不是么?于是把话题扯到之前的定居点问题上,“除了标准化城建之外,在设立定居点上面,肯定是符合法国的利益。定居点及相关基础设施将阿尔及利亚阿拉伯人的分割成碎片化的飞地,破坏其连贯性。”
这就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蚕食战术,科曼从不拘泥于意识形态问题,觉得有效果就会拿出来用。
像是阿尔及利亚那种环境,其实以色列的策略还真的管用,毕竟都在同一个经纬度的沙漠干旱地区,战术上都差不多。
辅助德国的最终解决方案的设施,也就是集中营,控制住阿尔及利亚境内的水源,把阿拉伯人的定居带切割为碎片化,根除反抗土壤。
“当然标准化城建一定要一视同仁,在完成移民定居点之后,马上就要把阿拉伯人也迁移到新的城镇当中,摒弃之前的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科曼在德拉贡上将面前侃侃而谈道,“把对抗的环境拉入我们熟悉的区域,阿拉伯人就不再是我们的对手。法国一定要舍得投入在建设上面。”
如果是漫长的游击战,法国很多人迟早会厌烦,但如果是攻坚战的话,就能够体现出来老牌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
阿拉伯人绝对不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必须有很大一批阿拉伯人也穿鞋,这样的战斗就容易多了。
闲聊了一会儿,科曼转头就找到艾娃加德纳请求道,“亲爱的,能不能帮助我注册一家公司,你做法人?我们家除了两个小孩之外,就剩下两个军人,不能直接运营公司。”
“你父亲不是还有一个夫人?”艾娃加德纳脸色一红小声道,“怎么想起来我了,我又不是法国人。”
“我这也不是为了帮助你进入更加广阔的舞台么。”科曼满脸为了你好的脸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