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十八世纪法国投身七年战争 > 大撤退

大撤退

    大撤退 (第3/3页)

王国挺进。然而,这场小把戏似乎要收场了,因为公爵似乎终于决定在罗特蒙博尔格,或者叫罗滕堡与法国人一决高下。

    据他的侦察兵报告,坎伯兰公爵及其军队在那儿占据了极为有利的地形。这次漫长的撤退可能意味着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也是最不可能的一种,是坎伯兰公爵是个胆小鬼,不想打仗;第二种情况是,他打算打,但只在自己选定的地方打;第三种情况是,他想靠近北海,以便从他的父亲——大不列颠国王那里获得增援。

    里歇利乌公爵从巴黎传来的一封信中得知,一支集结在英国战略要地查塔姆、拥有近九千人的舰队已整装待发,但无人知晓其目的地。这支增援部队若抵达欧洲这一地区,将极大地改变坎伯兰军队的处境。不过,这支舰队的目的地也有可能是别处。

    与此同时,坎伯兰公爵在撤退的同时也在寻求通过外交途径摆脱困境。就在当天傍晚,里歇利乌公爵的军队刚刚收起营帐时,收到了坎伯兰公爵 21 日写来的一封信,信中提议休战。

    这封信让公爵重拾信心。如果敌军统帅寻求谈判,那可能意味着他对自己获胜没有把握,所以也就无需担心英军在施塔德登陆了。

    老元帅因此暗自高兴,因为坎伯兰孤军奋战,寡不敌众。

    黎塞留随即拿起一支笔,寥寥数语回复说不会休战。

    公爵还接见了一位来自汉诺威名叫哈登贝格的人。此人请求公爵给他一张通行证,好去坎伯兰公爵的营地。这让公爵的私人顾问大失所望。黎塞留公爵把敌军指挥官那封荒唐的信拿给他看,并当面嘲笑他,说他这种求和之举简直是一种侮辱。他还补充说,这种企图不会在法国及其盟友之间播下怀疑和混乱的种子。

    他休想从我这儿逃脱!他的军队必败无疑,我要在他逃回那该死的小岛之前将他擒获!

    法军抵达不来梅附近,队伍绵延不绝,士兵们几乎是强打精神在行军。大家都神经紧绷,有些人累得在行军途中就倒下了。可怜的小波尔就是其中之一,他已经两天跟不上队伍了。夜晚也没有片刻喘息的机会,士兵们根本无法得到足够的休息来继续行军。

    他们全都像是在一场军事灾难后撤退的士兵。他们浑身脏兮兮的,外套失去了光泽,鞋子似乎历经了各种折磨。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似乎任何承诺都无法提振。

    最糟糕的无疑是沼泽地:亚当/弗朗索瓦和他的同伴们每走一步都备受折磨。酷热之后又下起了阵雨,这丝毫没有改善状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亚当默默地独自度过了在这个世纪的第一个月。

    与此同时,一支相当规模的部队被派往不来梅(当地人称作布雷梅),这是一座相当重要且有防御工事的城市,目的是将其攻占。对于大元帅黎塞留来说,比起这座城市本身,更让他感兴趣的是其仓库,那里以规模庞大而闻名。对于他们这支什么都缺的军队而言,这无异于给在沙漠中迷失的可怜灵魂送去甘泉。

    坎伯兰公爵已经逼近,所有人都被禁止脱下作战装备睡觉。他的军队确实在奥特贝格和罗滕堡驻扎,距离这里仅约二十公里。这段距离很快就能走完。

    8 月 31 日,部队在一片沼泽地扎营。一股恶臭弥漫在四周,挥之不去,仿佛怨灵附身。不过,司令部有幸驻扎在一个由十几座茅草屋组成的小小村落。那天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亚当没能参加,这让他感到很失望。

    第二天,他得知敌人又一次退到了吉海姆,那是一个淹没在沼泽中的破败小村,只有一条狭窄的堤道可通,而堤道已被汉诺威人严重破坏。

    尽管地势险要、气候恶劣、军纪涣散、装备匮乏、疾病肆虐、军饷微薄致使士兵沦为强盗,再加上疲惫不堪,法军还是成功地将坎伯兰公爵逼到了易北河河口,而施塔德是他唯一防守薄弱的据点。

    汉诺威公爵坎伯兰在父亲授予其全权处理这场战争的权力后,得以与法国人进行谈判,丹麦 - 挪威王国也鼓励他这样做。

    9 月 5 日,通过这个王国开始了谈判。作为一位出色的策略家,黎塞留公爵拒绝接受任何未明确规定汉诺威军队撤至易北河以北并将施塔德交由丹麦驻军的安排。随后,两位公爵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他们各自代表着欧洲乃至世界上的两位非常强大的国王。

    与此同时,亚当的任务和那五万大军中的任何人一样,就是坚守岗位。他们此刻唯一的职责就是震慑对手,迫使对方接受任何苛刻的条件。如果对方拒绝,他们就别无选择,只能拿起武器,孤注一掷。

    亚当觉得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片沼泽地、这座修道院以及这几座被称为克洛斯特七号或克洛斯特泽文的房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