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见鬼 (第1/3页)
被辛泽点到名字的毕师弟,自然是邛州定荒府引谶司的正使毕经纬。
听到辛泽有令,毕经纬当时就是眉头一皱。
辛泽沉声道:“毕师弟?”
毕经纬无奈叹了口气:“大府尹该知道,我和那两位天师,前些日子才有了些不愉快。”
所谓不愉快,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观点分歧,或者说学术之争。
毕经纬在认真研究了山精之祸的大量资料后,分析认为这忘忧仙府在现世之前,应该还有一劫,此劫或许规模不大,却可能产生关键性的变化,不可不防。
然而当他拿着这个结论找两位天师讨教求证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断然否定。
对此,毕经纬倒也不气恼,只虚心请教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毕竟作为引谶使,天然就属于三清天师的下级,首要职责就是充分尊重解箓箴言,无论理不理解……
然而到底还是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才好,何况毕经纬作为一个头顶锃亮的中年人,对官职和修行的进步,早已没了更多指望,只在学术理论的研究上仍维持着年轻时候的严谨细致……以对得起每一根离家出走的毛发。
一般情况下,对于引谶使的疑问,天师都会依照所能予以解答,这并非义务,却至少是一种基本的上下尊重……过往时候,毕经纬和三清天师的往来也算和谐愉快。
但偏偏这一次,亲临现场、平易近人的三清天师,却没有给出可靠的解释,只用了一段似是而非的理论,反驳了毕经纬的推论,然后更明确要他不必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更多时间。
然后这就立刻激起了毕经纬的较真。
若天师直接引用天箓箴言,毕经纬自然无话可说……或者哪怕天师只说一句天机不可泄露,毕经纬也都乖乖认了,毕竟天师亲临一线后,许多谏言是实际帮他分担了工作,甚至是分担了责任,他没理由不承情。
偏偏对方并不吐露箴言,反而基于实务层面,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实则不通的解释……这就让毕经纬有些强迫症发作,必要和对方理论个明白了。
没错,天师高高在上,远比各地的引谶使更加伟大和正确……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天箓箴言,若没有箴言,一群坐镇清州,死读天书的人,哪来的资格和长期驻扎一线的人计较实务理论?
所谓的学术之争就在于此,而直到最后两位天师也没能说服毕经纬,只是辛泽看不下去,强要毕经纬闭嘴罢了。
而如今看来,仙府外的一切异兆显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