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的日常不需要恋爱喜剧 > 上架前的那点事儿

上架前的那点事儿

    上架前的那点事儿 (第2/3页)

写出来的东西?当年居然这么牛逼。

    但总有些东西是不变的,写内心也感触,一直都是那样的味道,偶尔甚至用力过头。

    在网文界,这个我们一般叫傻逼文青。

    不过我觉得这不能这么算,好比江南狗贼他总爱搞个求而不得,金庸老先生也写小龙女让人强暴了的桥段,这些我是也觉得真文青才爱搞这套。

    而我只是习惯角色的呐喊,无论写谁都会是有点那种,满怀心事,纤细敏感的脆弱情绪。

    大抵是因为我本质就是这样一个人,曾有好几次写角色独白把自己写到掉眼泪的经历,人生中最强的一次单日四万爆发,有两万都是行云流水哭着写完的,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代入主角。

    很想自嘲地笑笑说真特么傻逼透顶,遗憾的是我就是这么傻逼透顶的人,所以才会人生过的不开心,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追求,没有渴望,喜欢这个世界,但又不愿意走出去面对这个世界,喜欢看别人的幸福,觉得自己也会温暖一点。

    以这种心态和习惯,是绝无可能成神的,无论再怎么写,注定也就那一个小圈子,敢让我去写玄幻文,大概会看到一个少年意气的主角,内心还如少女般思绪连篇,再来个仙子的恋爱,升级都要变成副线。

    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能够稳定的到精品就行了。

    我写文向来容易弱剧情,一件事对我来说只是一句话,譬如贺书瑶的生日会,在我的大纲里,描述就是:贺书瑶的生日爆发。

    对,就这七个字,没了,结果大致还有个导向,是为了增进彼此的联系和树立人物,可具体要发生什么,让我用同样的桥段写两次,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发展。

    我纯粹是发散性的行文,落笔之前可能脑子都是空的,然后从思维发散出去,寻找我想要传达出去的那种感觉,是爱是恨?是奋发还是困顿?找到一个合适的,那么这部分就会很好看,由此开枝散叶好好结果。

    如果恰巧那天没什么灵感硬憋,就容易出现人设用力过头,剧情都合主义之类的问题。

    用一些朋友不同的形容来表述就是:

    故事是好故事,就是作者文笔太放飞自我了,疯狂的发散思维好像要写成散文了,整个行文看起来过于臃肿没有笔锋,充斥的比喻和文青让紧张刺激的战斗都有点儿戏了。如果多一些留白有个遐想的空间一定会上一个档次。

    ——读者的评价。

    我发现响子老师真的很擅长用发散性旁白来提升行文的趣味性,感觉是行文的灵气和聪敏的思维支撑住了充沛的表达欲,所以这种发散性思维很多的文字,看起来才不会让人觉得啰嗦,而是觉得有趣。

    ——某万订巨佬的吹捧。

    这是我的长处,也是我的短处,二合一就导致无论我写什么,一定都会有类似的感觉,跳脱不出去这个圈子,贱人就是如此矫情。

    投射到当下的这本校园恋爱里,大抵所有角色都会这样,敏感纤细又脆弱,总有很多心事。

    所以这故事,本质上是有人不会爱,有人学着爱,有人理解爱的校园恋爱,还是会比较温情点的。

    至于你们争论的什么后宫炒股,我不理解,也不太明白为什么一定就是非此即彼,划定一个圈子在这里面,谁都不能出去。

    就像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