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看盘 (第1/3页)
今年,我在股市的损失并不算惨重,仅被割去了一万九千多块钱。然而,这笔钱却比我目前的本金还要多,让我心中五味杂陈。
此刻,时针指向12点54分,距离下午股市开盘仅剩几分钟。我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思绪飘向了过往那些与炒股相关的记忆。
回想起2007年,那是一场股市的大跌之年。当时,我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将股票账号托付给了儿子,自己则回到了老家,投身于创业的洪流中。
然而,儿子在股市中的操作却比我还要频繁,割肉也比我更加果断。今天割去三千,后天又是五千,下个星期更是一万,如此一二三四地割下去,我的炒股资金竟被砍去了一半。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在电话中怒不可遏地发了一通火。然而,发火过后,我深知这并不能改变什么。于是,我渐渐平息了怒火,毕竟儿子是我的血脉相连,他愿意怎么做,就随他去吧。
或许,是我将股票的操作权交给了他,才让他陷入了股市的泥潭。从此,儿子也被股市所折磨,我们父子俩一起在股市的波涛中沉沉浮浮,一直走到了今天。
我知道,他现在也开了自己的账户,将我的账户还给了我。
而我账户里的那些钱,我一分不少地取出来给了他,虽然剩下的钱已寥寥无几,估计超不过五万吧。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数字已经变得模糊,只有眼前的股市即将开盘的事实,才让我稍微清醒了一些。
下午开盘后,股价仍然停留在2.34元。此刻,股票似乎有所上涨,上方的抛单也悄然撤去了一些。我浏览着论股堂里的帖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对话。
有人发帖说:“2.47元入的,我就不信让我赔,今天变红了,我又觉得我行了。”这个帖子引起了五个人的点赞和七个人的回复。
我饶有兴趣地阅读着他们的回复。一个叫“故事你在听吗”的网友回复道:“我就挂2块4毛7卖,我两块四三毛四本钱,挣钱就跑,卖了,就跟我没关系了。”这个回复带着一股子赌气和洒脱,让人忍俊不禁。
楼主回帖反击道:“要是2.47元卖了,以后一直高位浮动呢?”他的回复充满了机智和幽默,仿佛在回敬那个洒脱的网友。
另一个帖子则直接对楼主说:“砸盘就砸你这2.47。”这句话带着一丝责备和挑衅,似乎在怪楼主暴露了自己的本钱。
还有一个人回复楼主说:“那我挂了两块4毛6买。”这个回复同样带着一股子挑衅和自信,仿佛在跟楼主较劲。
最后一个人则直接曝出了自己的买入价:“我2.50元进的。”哈哈,这个回复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又一个暴露了自己目标的人。
看着这些有趣的对话,我不禁感叹股市真是一个充满变数和人性的地方。在这里,有人欢笑,有人哭泣;有人得意,有人失意。
而我,作为这个小小世界中的一员,也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股市带来的喜怒哀乐。
此刻,江南高纤的股价如同被无形的枷锁束缚,在2.35元这个价位上徘徊不定,时而微跌至2.34元,时而又顽强地回升至2.35元。
然而,交易量却显得有气无力,仿佛市场的热情已被耗尽。
我紧盯着屏幕,心中暗自分析。空方的力量似乎在逐渐增强,而多方虽然也在增加,但他们的购买力却显得犹豫不决,不够坚决。
卖方阵营中,1000多手的抛单如潮水般涌现,而买方则显得势单力薄,仅仅以100多手的买单应对。
转眼间,500多手股票被迅速吞噬,紧接着又是1000多手被抛出。此刻,屏幕上的卖方数字已经降至240手,但紧接着,一个令人咋舌的2000多手抛单横空出世,仿佛要将这股价彻底砸入深渊。
“2.34元被击穿了!”我暗自惊呼,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凉意。现在,卖方已经迫不及待地挂出了2.33元的价位。
我凝视着这不断下跌的股价,心中五味杂陈。割肉?那疼痛让我难以忍受。不割?这股票又似乎毫无起色。
我无奈地摇了摇头,看着我那遥不可及的委托价,深知成交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然而,就在我即将绝望之际,一丝希望又悄然升起。既然今天这股票能涨几分,那么接下来或许还会有转机。
我安慰自己,还是耐心地等着吧。
但看着2.33元这个价位也即将被击穿,我的心中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如果再继续下跌,又不知道要被套牢多少天了。我叹了口气,自嘲道:“可怜我这老韭菜,总是被股市割得体无完肤。”
然而,在这绝望之中,我又发现了一丝曙光。2.32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