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想读书 (第2/3页)
直到何秀才病逝,守孝在家无事,加上她想抄书补贴家用,才开始努力练字。
三年的笔耕不辍,写得字倒也有模有样,不过比起何呦呦还是差得远。
何呦呦三个月起就被国学大师的姥爷和姥姥抚养,哪怕是她不是很喜欢这些,但环境的熏陶和无意识的影响,还是让何呦呦学了几把刷子。
“呦呦,笔墨不够吧?等晚上去吃饭,路过书斋,买几份,既然答应了康生,想必福生和乐生他们也得带着。”徐氏特意上楼交代女儿一声。
既是做好人,便做到底,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学不学的就在他们了。
“好。”何呦呦答应下来,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么,不过想到路上的疑惑,她还是小声地问了徐氏一嘴,为什么高大壮不送孩子去读书。
徐氏叹了口气:“你记得你爹有一段时间经常嘀嘀咕咕地念叨什么患寡患均的么?”
何呦呦想了下,点了点头,她奶奶去世后,她这个秀才爹爹有一段确实魔魔怔怔的。
“村里你何五叔也是个有大志向的,自小就送三个儿子去读书,然后老大刻苦认学,老二忠厚受老师喜欢,老三天赋极高。”
“入学时还好,一年束脩一百斤粮食,你何五叔种地是一把好手,家里地产丰足,加上他还时不时地进城卖个菜,也能赚点辛苦钱。”
徐氏的神情有点复杂,这位何五叔真是个好人,就是脑子愚不开窍。
“等孩子入了学,他才知道,束脩不过是读书的第一步,且不说笔墨抛费,就只书这一项,就占了何五叔一年收入的大半。”
“一个孩子这些,他的三个孩子跟高家一样,年岁相近,无法相传,就得一样买三套,可想而知压力有多大。”
徐氏说到这又忍不住叹气,抬手拿起女儿抄的书翻了翻。
当时何五婶还曾求到家里,让何秀才帮忙抄两份书出来,被何老娘骂了个臭头。
何秀才抄书没问题,但每抄一本书都是要拿来卖钱的,何老娘哪可能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