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江湖中人聚也容易,散也容易 (第1/3页)
“堂主先生不必过谦,古人云:用兵之道在于知天时、识地利、得人和,除此之处加以灵活运用!”
“天时、地利、人和!”马福益轻声地复念了一遍!
“对,就这次我们起义来看,选择了慈禧生日这一天,全省文武百官必得庆贺,放松警介之际此乃天时也;而在成寿宫玉皇殿里预置炸药,只须引爆官员中十有八九难逃性命是为地利;至于人和嘛,堂主先生不愧为武林豪杰,也很洞明世事,首先做出表率,继而又发动了衡岳盛会的全部会众,此正是谓之人和!”
“下层贫民受苦最深,动员起来也最积极!”
“是啊!陆昌耿满怀感叹地说,革命成功之日,就是洋人的末日临近!”
“爹,刘师叔在外面等候!”马翠萍走进后屋说。
陆昌耿与马福益一同站起走出屋外,只见刘道一等人满怀激情地站在那里,几十匹马正在低头啃草!
马福益吩咐大弟子静荣等人将马匹安置好,自己与陆昌耿等人将枪支拿到后屋。
打开麻袋,乌黑呈亮的手枪冷气森森,马福益逐一清点,共四十多,另一麻袋是长枪,二十支,子弹无数。
陆昌耿若有所思地问:“刚才的枪响,是不是冲你们而来的?”“对呀!”刘道一神情冷俊地说道:“一共是十骑,手中全都有枪,其中一位乃是巡抚衙门的军警股长罗不泽!”
“官府中人?”陆昌耿紧皱眉头似在自问。
“我也弄不明白,我看那些人是特意抢掠这些枪支的!”
“你的意思是官府知道了我们的行踪?”
“很有可能。”
陆昌耿低头沉思着,他又想起第一次来雷石镇时,也有官府中豢养的武林败类跟踪窥探。
“一定是走露了消息!”陆昌耿抬起头望着刘道一说道。
“我也这么想!”
“官府掌握我们的消息为何这般快,这么准?”陆昌耿疑惑不解地问。
“是啊,上次来雷石镇有人跟踪,这次也来得如此神速,真是个谜!”
马福益听了,觉得此事关系重大,便说道:“官府的耳目既多又灵,我们不可大意!”
陆昌耿在屋里踱着方步。
三人都陌入沉思。
房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