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汤巫暗窟叩前尘 (第1/3页)
山谷的风裹挟着秦岭特有的草木气息,吹得易小川额前的碎发簌簌乱动。他攥着掌中的玄铁母碎片,那冰凉触感透过皮肤渗入血脉,隐隐压制着某种躁动——自宝盒消失后,他体内仿佛空出一个漩涡,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时空的碎片。
“元封元年秋,北岩山人于此铸盒……”他摩挲着石壁上的刻字,指尖触到笔画深处未干的石屑。这行字显然是刚刻不久,却用了他惯用的运笔力道,甚至连“北”字末笔的挑钩弧度,都与他两千年后在考古简报上见过的仿宋体如出一辙。
闭环已现。 他心中暗叹。当自己在墓室里看到竹简上的“2010.8.25”时,尚以为是时空错乱的偶然;此刻面对这行自刻的预言,才惊觉所谓“北岩山人”的身份,从他握住锻锤的刹那便已注定。
他沿着山谷往深处走,记忆中的路径渐渐清晰。百年前他初到汤巫山时,曾在竹林深处发现过一个隐藏的洞穴,洞口被藤蔓掩盖,内里别有洞天。当时他只当是普通溶洞,此刻却莫名觉得,那里藏着解开宝盒之谜的关键。
藤蔓被拨开的瞬间,一股混杂着尘土与铁锈的气息扑面而来。洞穴深处透出微弱的银光,正是陨石特有的光泽。易小川屏住呼吸,摸出怀中的火折子点燃,橘黄色的火光劈开黑暗,照亮了洞壁上的奇异纹路——那不是天然形成的钟乳石,而是人为凿刻的星图,每一颗星点都嵌着细小的陨石碎粒,在火光下幽幽发亮。
“这是……”他举着火折子凑近,星图中央赫然刻着一个熟悉的图案:龟甲纹宝盒,缺角处标注着“玄牝之门”四个古篆。而在宝盒周围,环绕着十二道螺旋状的刻痕,分别对应着十二地支,其中“子”位的刻痕里积着一层黑色粉末,正是他腕间曾出现的“时光裂痕”物质。
“原来如此……”易小川倒吸一口凉气。这哪里是溶洞,分明是他未来作为北岩山人留下的时空祭坛。十二道刻痕代表十二个世纪,每百年一次的“时光噬体”,本质上是时空对“逆行者”的排斥反应,而宝盒缺角处的玄牝之门,正是连接不同时空的节点。
火折子的光突然剧烈摇曳,洞顶的钟乳石开始渗出银色液滴,如同星空在哭泣。易小川猛地转身,只见洞口不知何时站着一个人影,背着光,看不清面容,手中却举着一卷竹简。
“等你很久了,易川。”那人开口,声音苍老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易小川瞳孔骤缩。易川,这个他在现代考古队用的化名,除了崔文子,无人知晓。他握紧玄铁母碎片,指尖传来刺痛——碎片正在发烫,与洞壁星图产生共鸣。
“你是谁?”
人影走进光亮处,竟是个身着先秦服饰的老者,面容枯槁如木雕,唯有双眼亮得惊人,腰间挂着的青铜钥匙链“哗啦”作响,每把钥匙都刻着不同的时空坐标,其中一把赫然是“公元前210年·咸阳宫”。
“吾乃‘守时人’,”老者将竹简递过来,“此乃《岁星纪年》,记载着自周幽王以来,所有试图穿越时空者的轨迹。”
竹简展开,上面用蝌蚪文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晋太元中,武陵人误入桃源……”“唐开元间,僧一行铸浑天仪窥破天机……”而在“秦二世元年”的条目下,清晰地刻着“易小川,携宝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